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数据中心 >> 行业数据 >> 2015年国际油价涨跌趋势数据分析

2015年国际油价涨跌趋势数据分析

2015-01-21 14:31:56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继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现连续“断崖式”下跌。以美国纽约WTI原油为例,从2014年6月份的高点101.33美元/桶到年末创下的低点53.94美元/桶,跌幅近50%,为2008年金融危机后最大跌幅。

  2015年下跌之势仍在继续,国际油价跌入40美元区间。尽管外界对于此轮油价是否触底未有定论,但一个共识是,油价下跌对于世界第一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的中国而言,无疑是利大于弊。

  从2005年国际油价持续暴涨开始,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石油等基础资源价格也相应水涨船高,宏观层面的主要经济指标以及微观层面的行业企业生产都受到了冲击。此轮油价大跌,对于盈利增速放缓的中国企业无疑是最大的利好,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也将对宏观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去年的宏观数据,从中可见,中国经济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因而,这一轮意外的油价下跌,或将是送给中国经济的大礼包。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4年12月我国原油进口量大幅增至3037万吨,环比增加近两成,同比跳增13.4%,达到破纪录的每日715万桶。如果2015年延续2014年12月的态势,平均每天进口原油700万桶,以每桶少10美元来算,就相当于每天减少7000万美元的支出。

  低油价“三驾马车”跑得更快

  价格是经济活动中最敏感的因素,而石油作为生产生活最基础性的资源,其价格下降的影响势必牵一发而动全身。

  从消费来看,油价下降,长远来说有利于刺激居民消费,尤其是在汽车消费拉动下的服务消费。中信证券预测,油价下跌30%对短期内零售额增速负面影响在1%左右,但将带来服务消费的快速增长。

  因为汽油作为居民一项重要的生活消费品,油价的下跌实质上可以看成是一种税收减免,最明显的影响就是居民出行成本将降低,进而刺激汽车消费,带动旅游等相关与交通息息相关的活动,乃至会影响到居民购房的区位选择。

  同时,作为大宗商品的原油价格下降,正如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宋国青所言,居民的得益不仅在于真实消费的增长,还在于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真实利率的改善,过去很多年,银行存款利率尚未跑赢CPI涨幅。

  在贸易环节,油价下降将直接减少中国外汇支出,从而提高贸易顺差,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外贸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俊预测,若国际油价下跌10%,我国贸易顺差与GDP的比例将上升0.16个百分点。

  一方面,油价下跌会进一步挤压石油净出口国的利润空间,从而使得石油净出口国的收入再分配至石油净进口国,根据海关数据,2014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为59.6%,较2013年的57%上升2.6个百分点,这轮油价下跌,石油进口第一的中国会受益最大。

  另一方面,与本就处于上升通道的劳动力成本相比,油价下跌则意味着部分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趋势会更加明显,在提振经济的同时,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中国外需环境。

  在投资上,油价下跌对中国基础设施投资有一定积极影响,同时也为中国原油增储、改善原油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提供契机。

  有统计显示,2014年四季度,发改委共审批35个项目,总投资超1.4万亿元,而且在城镇化加速进行的过程中,油价暴跌不仅降低了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行业的成本,减少的进口支出可转而用于社会支出和基础设施等领域。

  此外,油价大跌有利于中国抄底充实战略储备,2014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就大幅增至3.1亿吨,增长9.5%,是此前一年增速的2倍多。

  最终,基础性资源品的价格下降,会传导至整个宏观经济指标上,降低CPI、PPI,并提高GDP增速。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俊预测,如果年均油价降低10%,我国年均实际GDP增速可因此提高0.12个百分点。世界银行最近的估计是,油价下跌10%对中国GDP的影响在0.1%-0.2%之间。

  油价下跌对我国GDP影响比其他一些国家小的原因之一是石油占我国全部能源消费的比重不到20%。

  宋国青认为,2014年中国进口原油超过3亿吨,按照这个数量和目前的价格,2015年进口原油比跌价前能少花超过7000亿元,加上其他商品价格的下跌,节省的开支将显著超过GDP的1个百分点。

  对石油相关行业利大于弊

  微观来看,油价下降对与油价间接、直接相关的行业成本影响大小各不相同。

  一方面,是与石油汽油消费直接相关的行业,主要体现在与石油相关的工业中。在原油消费上,以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数据为例,46678.92万吨原油只用于工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这两个大类中,其中工业原油消费占比99.74%,几近全部比重。具体来看工业分行业原油消耗结构的话,主要集中在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90.86%)为代表的采掘业,以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6.56%)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25%)为代表的制造业。

  因此,分布在石油产业链上的行业中,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石油化工将受益,而由于受进口原油的替代因素影响,油价下降对石油开采会带来负面影响。

  央行研究局用CGE模型估算了国际石油价格下跌10%对135个行业实际产出的影响,测算结果显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由于国内市场受进口原油的替代等因素,其产出会比基准情景下降1.3%;合成材料、基础化学原料、化学纤维这三个产业直接受益于中间投入成本的下降,其产出会比基准情景分别上升1.1%、1.0%和0.6%。

  另一方面,是与石油间接相关的行业,主要体现在与汽油相关的生产生活活动中。在汽油消费上,其所应用行业广泛分布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6.10%),生活消费(20.47%),其他行业(17.94%),工业(7.14%),建筑业(3.52%),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2.46%),农、林、牧、渔、水利业(2.37%)等七大行业中。其中在工业小类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和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以及通用设备制造业消费占比最高。

  可以看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是仅次于工业的第二大原油消费行业以及汽油消费比重最大的行业,因而受油价下降的影响会很明显和直接。更重要的是,交通运输成本的下降,是影响其他消费的基础性因素。

  生活消费作为汽油消费结构中第二大行业,在交通运输成本下降的利好下,会在某种程度上刺激居民消费。具体来说,油价下降,将提升拉动汽车消费市场的热度,并为居民出行方式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有利于刺激旅游市场的繁荣。一般航空用油占航空成本的三成左右,根据央行研究局测算,油价下降会刺激航空业产出比基准情景上升0.3%。

  在行业层面,油价下跌将使化工和交通运输行业明显受益,对石油加工行业影响较为中性,对石油开采行业则为明显的负面冲击;同时与交通运输相关的航空、旅游、汽车消费等在内的服务业都会受到影响。

  更多全球原油市场需求及投资信息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2019年全球原油市场需求及投资预测价值分析报告

更多油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油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