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数据中心 >> 行业数据 >> 2014年我国最新寿险同业交流数据分析

2014年我国最新寿险同业交流数据分析

2015-01-23 13:37:51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1月22日,记者获得一份最新寿险同业交流数据,其中2014年中国人寿、平安寿险、新华保险、太保寿险、泰康人寿、太平人寿的规模总保费分别为3400余亿元、2300余亿、1100余亿元、1000余亿元、900余亿元和660余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和新华人寿近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保费公告称,2014年未经审计的保费收入分别为3312亿元、1734亿元和1099亿元。由于涉及上市公司,同业数据仅可供作为部分参考,并不能做投资行为直接依据。

  国寿、平安个险新单期缴均超90%

  依据同业数据,中国人寿2014年超3300亿元的规模保费收入中,个险渠道收入超2000亿元,占比60%以上。其中300多亿的个险新单中,趸交仅占8%左右;期缴则有超过90%的高比例。

  而平安寿险2014年的同业交流数据显示其2300余亿元(注意:平安公告为1740亿元)的收入中,个险渠道收入同样超过2000亿,占比接近90%。400余亿元的个险首年新单中,趸交、短险均只有个位数和两位数的量级,同样采取了大卖期缴的战略,期缴占比与国寿一样均超90%。

  而同业数据显示的个险新单中,国寿10年期以上保费收入占比超过60%;平安寿险收入此项的占比也同样高达65%以上。但国寿5年期收入占比达到25%以上;平安没有这一统计项,而是显示1-4年期收入超90亿,占比超过20%,5-9年期收入占比仅5.6%。

  此外,记者从泰康人寿同业数据中发现,其个险新单10年期以上保费占比高过国寿和平安,在85%以上,但绝对值为72亿元。也就是说,泰康人寿的个险首年收入82亿元,其中趸交7.3亿,2-9年期产品收入仅3亿元,其余72亿元均为10年期以上产品。规模不大,但结构优于前述两家行业龙头。

  同业数据显示,拉开国寿与平安距离的还是在银保。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2018年金融保险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国寿银保渠道录得保费收入近1000亿元,平安寿险仅为130余亿元。“这属于业务结构调整的问题,因为要应对前些年积累下的周期,2014年几百亿的趸交还得继续维持现有的规模。但是在逐年下降,力争到2016年控制到极少量甚至不做了。”国寿一位高层近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称。

  “银保对拉动规模作用非常大,该渠道也便于调节,银行的支持与限制对保险公司的影响也比较大。”一家排名前十的寿险公司高层对本报记者说。

  “国寿历史上银保趸交最高到过1300亿,2013年约700亿,今年和明年要控制在700亿以下,市场份额下滑主要是银保趸交的下降,结构调整有一定成效。”中国人寿总裁林岱仁在近期公开发言称。

  平安个险规模已经追赶上了国寿,从2014年初趋势初现。

  中国人寿2014年1月总保费收入超800亿元,根据当月同业数据,国寿分别在个险总保费、个险续期、银保期缴以及银保续期缴均呈下滑趋势。而个险渠道上,平安寿险在个险总保费、新单和续期上的1月数据分别为381亿、114亿、267亿,超过国寿的348亿、93亿、255亿。而根据2013年同业数据,国寿全年个险渠道总保费收入为2004亿元,平安人寿为1888亿元。

更多寿险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寿险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