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天然气第二轮价改的推出,国际原油价格和煤炭价格持续下跌,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速放缓。2014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181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仅118亿立方米,远低于预期;绝对消费量176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1亿立方米,增长率为7.4%,增幅显著下降。2014年天然气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6.0%,较上一年增加0.2个百分点。
进入2015年来,天然气消费增速开始放缓。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近日发布的4月份天然气运行情况显示,4月份天然气消费量127亿立方米,同比下降5.9%。这是今年以来天然气消费首次出现月度负增长。
一位燃气公司人士称,2015年以来天然气消费不畅,三桶油的天然气出现卖不出去的迹象,需求不旺始终存在。
中国天然气消费从1998年开始快速增长,年均增长16%左右,从2004年起增速更快。到2013年我国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由上年的5.4%上升到5.9%。
不过2014年,天然气消费量增速出现下滑。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的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增幅仅为7.4%,是近十年来同比增速首次出现个位数增长。
据天然气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国内天然气消费长期受到价格的困扰,2011年底起,国家发改委先是在广东、广西试点,此后在全国推开,工业领域实行存量气和增量气两种价格。但据了解,从价格改革上调天然气价格起,很多工业企业不乐于用气,转而以电代气,用气规模大的地方天然气消费增速即放缓。
2015年2月底,发改委通知自4月起将各省份增量气、存量气最高门站价格分别降低0.44元/立方米和0.04元/立方米,实现存量气和增量气价格并轨,气价下调。即使价格有下调,天然气销售情况也并不好,气价不足以和煤炭竞争,难以适应以气代煤治理污染的思路。
我国目前的进口气规划在不断推进,东北、西北、西南和海气登陆的格局基本形成,供应能力充足,加之国际市场在逐渐形成,现货LNG(液化天然气)价格在低位运行,供需之间的天平向需求一方倾斜。
中石油规划总院韩景宽副院长表示,未来消费增长可能不会如前期那么快,供过于求或成为未来天然气持续的新特点。
天然气消费比重提升是为了治理污染,并被赋予替代煤炭的角色。去年国务院印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设定2020年天然气消费达到4000亿立方米左右,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12%左右。
根据规划,2015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要占到7%~8%,不过按照目前增速,实现目标并不乐观。
国内天然气应用主要是工业、城市燃气、发电、化工、交通运输领域。工业用气占到天然气消费总量的三成多。
在治理污染的大背景下,很多地方都在降低煤炭消费比例,提高天然气消费比例。以京津冀为例,持续推动“煤改气”,能源咨询公司安迅思跟踪统计,2015年天津、河北两地新出台相关政策,重点强调整改燃煤锅炉和电厂煤改气,量化整改进程,削减燃煤量,大力推广发展清洁能源。
但是同等热值天然气价格高于煤炭,煤改气的推广并不是一帆风顺,影响了大多数工商业用户进行“煤改气”的积极性。
天然气资源难以保障,冬季供暖天然气用量增加,资源短缺,部分地区管道铺设不到位,天然气稳定供应受到影响;政府补贴末端到位率低,都影响到天然气使用。中央财政补贴和地方财政支持力度不一、政策落地不明朗,末端到位率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锅炉煤改气推广进度。
“煤改气”之外,有关部门还在推动天然气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包括LNG汽车、CNG(压缩天然气)汽车、公共交通、内河航运的LNG改造等等。“这些领域需要不同部门协调,出台针对性的细则、标准、技术规范,否则推广不易。”燃气公司人士分析说。
更多天然气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天然气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