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临床上一类药物具有解热、镇痛作用,许多品种兼有抗炎、抗风湿作用,广泛而有效地用于解除一些疾病引起的发热、疼痛和炎性症状,故统称解热镇痛药。 尽管这类药大多数有抗炎作用,但在化学结构上又与肾上腺皮质激素不同,故也称非甾体抗炎药。
长期以来,解热镇痛药一直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优势产品,年出口量约占当年产量的70%~80%。目前我国解热镇痛药年出口量已达9万余吨,年出口金额达4亿美元左右。
据报告大厅《2016-2021年中国解热镇痛药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价值预测报告》显示,2016年1-6月,我国解热镇痛类药的出口数量比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的增长,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安乃近、水杨酸及水杨酸钠等多个品种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
2016年,我国扑热息痛出口数量增长较快,1-6月份,扑热息痛出口量达到25460吨,同比上年的21662吨多出3798吨,增长了17.5%。出口金额达到8952万美元,同比上年的8815万美元增长了1.6%。预计2016年,我国扑热息痛出口量将达到5万吨左右,重新回到历史高位。(2015年为43911吨)
阿司匹林匹林重新回到出口巅峰时期的态势,2016年1-6月的出口量达到4316吨,同比上年的3219吨增加了1097吨,增幅达到34.08%。出口金额为1363万美元,同比上年的1058万美元增加了305万美元,增幅达到28.83%。按此计算,2016年全年,阿司匹林的出口量将达到8000吨左右。
布洛芬出口数量同样有较大幅度增长,2016年1-6月,布洛芬出口量达到3806吨,同比上年的3183吨增加了623吨,涨幅达到19.6%,出口金额为3932万美元,同比上年的3417万美元增加了515万美元,涨幅达到15.1%。
2016年1-6月,我国安乃近的出口量同比上年增长了27.91%,出口金额同比上年增长了23.05%。
2016年1-6月,我国水杨酸和水杨酸钠的出口量达到10991吨,同比上年的8490吨增加了2501吨,增幅达到29.46%。出口金额为2020万美元,同比上年的1778万美元增加了242万美元,增幅达到13.61%。预计全年出口量有望突破20000吨大关,出口金额有望达到4000万美元左右,有机会创出历史新高。
更多解热镇痛药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解热镇痛药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