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癌症,严重危害了女性的身心健康。国际癌症研究机构Globocan 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67万女性罹患乳腺癌,其中52.9%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另外,我国国家癌症中心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新发乳腺癌病例数达27.24万,每年死亡率超过7万,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
乳腺癌作为危害我国女性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死亡率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据中康所监测数据的统计,2015年国内乳腺癌用药总体规模286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了13.95%。2016年预计规模将达到320亿元,增速预计为11.67%。这个增速亮眼的赛场中,谁家跑在前面?而在新选手进入后,赛场格局又将如何变化?
但是,乳腺癌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传统而言,乳腺癌分为:HER2-阳性乳腺癌、激素受体阳性(HR+)乳腺癌和三阴乳腺癌(TNBC)(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HER2均未过度表达)。其中,HER2阳性乳腺癌最为凶险,约占20-30% ,对另外两种类型的乳腺癌而言,HER2阳性乳腺癌的恶化速度更快,恶化程度更严重,且更容易复发和转移。
《2015NCCN乳腺癌指南》及《中国癌症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3)》指出,乳腺癌的药物治疗分为靶向药物治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
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乳腺癌药物是属于阳性乳腺癌治疗药物。据2016-2021年中国乳腺癌用药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显示,全球乳腺癌治疗药物市场规模于2014年高达112.7亿美元,三大制药巨头(罗氏、诺华和阿斯利康)占据了乳腺癌药物市场的霸主地位。
国内TOP10产品
据中康CMH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乳腺癌用药前十通用名的规模为225.94亿元,较2014年的市场规模上升了14.53%,而且前十通用名占了78.94%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较高;其中多西他赛以19.80%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而2014年以39.93%市场份额雄踞全球榜首的曲妥珠单抗在国内市场表现并不佳,只有5.71%的市场份额。依各通用名产品市场份额变化趋势来看,预计2016年乳腺癌用药TOP10产品中有一半呈增长趋势,其中增长势头最猛的可能是紫杉醇脂质体,预计多西他赛将继续保持第一的名次。
国内TOP10品牌
据中康CMH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乳腺癌用药前十品牌的规模为148.81亿元,增长了12.67%,TOP10品牌市场份额占五成;其中罗氏制药的卡培他滨片以8.61%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从各品牌市场份额的变化趋势来看,预计2016年乳腺癌用药TOP10品牌的增长趋势不明显,且有一半的品牌有下降趋势。
国内TOP10企业
据中康CMH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乳腺癌用药前十企业的规模为200.19亿元,占据七成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较高。外资企业有四家公司入围国内市场的前十,国内企业略有优势,说明国内企业在乳腺癌市场表现出有力竞争力;其中罗氏制药以15.66%的市场份额雄踞国内乳腺癌用药市场榜首;恒瑞作为国内创新药领头羊企业,其以10.49%的份额位列第二。从各企业市场份额的变化趋势来看,预计2016年乳腺癌用药TOP10企业中一半的企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而罗氏略有有增长,将继续维持其霸主地位。
乳腺癌用药市场增长放缓,乳腺癌用药品牌增长不明显,这可能跟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及各类医改、药改政策(招标降价、药占比限制、二次议价、两票制乃至一票制、能否进医保药品目录等)的连续发布相关,引起各企业在乳腺癌用药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更多乳腺癌用药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乳腺癌用药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