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北天然气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始于1974年。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先后建成集气站14座、打井287口、三星级公寓1座和井站管网、道路等,每一项都是优良工程。
2016年12月30日,青海涩北气田3.5亿立方米产能建设收官,日增产天然气110万立方米。日产天然气1650万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值此,涩北气田累计产量突破600亿立方米。年产50亿立方米天然气实现7年持续稳产,累计向涩宁兰输送418亿立方米天然气。
涩北气田年产量占青海油田年油气总量的一半,自2002年气田正规开发以来,已累计建成产能115亿立方米。
气田开发摸清“家底”,储量挖潜开花结果。青海油田围绕涩北气田主体、涩北浅层及周边区块三个部分深化研究,最大限度地识别潜力层、解放可疑层,立足主体找甜点。利用现场大量动态监测资料以及最新岩心分析资料,建立气层识别图版,逐层摸排,共识别52个可疑层,新增地质储量11.78亿立方米。针对涩北气田400米以上的浅地层深入开展可疑层摸排,识别可疑层27个,新增地质储量5.82亿立方米。
突出“主题”工艺,努力提高措施产量。按照“分析到位、论证到位、跟踪到位”的原则,每月定期开展工艺措施论证会。作业区、开发技术人员结合气井生产现状,确保选井针对性强、实效性高,保证方案可行性,全力治理问题井、停躺井以达到复产效果。2010年以来,平均每年井下作业井在180井次以上,措施有效率达到80%以上。尤其是2014年气田开展的压裂防砂技术获得突破,实现了储层改造兼顾防止出砂整体要求,解决了诸多工艺技术难题,为气田难采储量的有效动用提供了技术保障。气田开发地质研究以“精细气藏描述、深挖储量潜力”为目标,给气藏做“CT”,应用钻井、录井、测井、采气动态监测等资料,分析构造、沉积、储层及流体等特征,量化剩余储量分布,确定天然气较多的部位,部署新井位,为产能到位打下坚实基础。2010年以来,累计新建产能25亿立方米,钻井294口井,为气田持续稳产夯实了资源基础。
2016-2021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显示,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广泛用作城市煤气和工业燃料;但通常所称的天然气只指贮存于地层较深部的一种富含碳氢化合物的可燃气体,而与石油共生的天然气常称为油田伴生气。
更多天然气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天然气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