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融资,是指贷款人通过非传统银行贷款渠道筹集资金的活动。目前,除了银行贷款和政府直接投资的资金,都认为是社会融资渠道的资金。据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60.73万亿元,同比增长12.8%。
而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08.53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2.66万亿元,同比下降5.5%;委托贷款余额为13.63万亿元,同比增长19.6%;信托贷款余额为6.7万亿元,同比增长20.9%;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4.34万亿元,同比下降22.7%;企业债券余额为17.81万亿元,同比增长16.7%;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5.99万亿元,同比增长25.9%。
从结构看,2017年2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7.5%,同比高0.1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余额占比1.7%,同比低0.3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8.5%,同比高0.5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4.2%,同比高0.3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2.7%,同比低1.2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11.1%,同比高0.4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7%,同比高0.4个百分点。
更多社会融资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社会融资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