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老年人行业可行性研究是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老年人行业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用途
北京宇博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业务中心拥有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技术人才组成的专业化团队,和由政府领导、权威专家组成的顾问团队。截止目前,已经完成300多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受到了客户的广泛赞誉。
10月29日,天猫健康联合北京听力协会、索诺瓦集团发布《中国老年人群听力损失与助听器应用调研》(下称“调研”)。调研对中国老年听力健康问题、诱因与干预措施、耳聋导致老年自闭现象等进行了详尽分析。 调研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损失的风险将显著增加。40岁以后,听力会以平均每年1.5分贝的速度下降,而65岁以上老年人约1/3存在中度以上听力损失。 言语交流能力下降、情感与社交能力下降、阿尔兹海默病、避险能力下降等,这些都是老年人听力损失带来的危害。24%的老年听力损失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或精神问题。伴有轻、中、重度听力损失的老年人,阿尔兹海默病患病率分别是听力正常老年人的2倍、3倍和5倍。 调研指出,目前老年人听力干预的主流方案有药物、助听器、人工耳蜗等,对于中度及以上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验配助听器是非常有效的干预手段。(中证网)
“老年人不是包袱,而是‘富矿’。”7月6日,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在第三届中国保险养老融合与发展论坛上谈及发展银发经济时表示。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超2.96亿。如何应对老龄化挑战,增进老年人福祉。“养老是当下最重要的民生之一。”姚景源指出,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第一个聚焦银发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这意味着养老问题、银发经济问题摆在了重要位置。“有人把老年人当成包袱、当成负担,这是不对的。老年人不是包袱,而是‘富矿’。我们要努力发掘,‘矿’要挖出来才能变成财富。”他说。(中新网)
在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寿集团副董事长、总裁蔡希良表示,到2035年,银发经济市场规模有35万亿,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老年人有没有钱消费,敢不敢消费对释放银发经济潜力十分关键。中央部署养老金融大文章,提出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主要是解决养老金融和养老金储备不足和养老风险保障不足的问题。不同于储蓄、理财、基金等传统金融产品,养老金融应该具备长期积累、跨期支付和保值增值的功能。因此他建议,优化养老金融政策体系,提升第二、第三支柱吸引力;促进养老金融与养老产业的高效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