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回购行业现状分析报告主要分析要点有:
1)逆回购行业生命周期。通过对逆回购行业的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产品品种、竞争者数量、进入壁垒及退出壁垒、技术变革、用户购买行为等研判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
2)逆回购行业市场供需平衡。通过对逆回购行业的供给状况、需求状况以及进出口状况研判行业的供需平衡状况,以期掌握行业市场饱和程度;
3)逆回购行业竞争格局。通过对逆回购行业的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的分析,掌握决定行业利润水平的五种力量;
4)逆回购行业经济运行。主要为数据分析,包括逆回购行业的竞争企业个数、从业人数、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出口值、产成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资产、负债、行业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
5)逆回购行业市场竞争主体企业。包括企业的产品、业务状况(BCG)、财务状况、竞争策略、市场份额、竞争力(swot分析)分析等。
6)投融资及并购分析。包括投融资项目分析、并购分析、投资区域、投资回报、投资结构等。
7)逆回购行业市场营销。包括营销理念、营销模式、营销策略、渠道结构、产品策略等。
逆回购行业现状分析报告是通过对逆回购行业目前的发展特点、所处的发展阶段、供需平衡、竞争格局、经济运行、主要竞争企业、投融资状况等进行分析,旨在掌握逆回购行业目前所处态势,并为研判逆回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信息支持。 以下是相关逆回购行业现状分析,可供参看:
中信证券:央行大幅放量逆回购可能旨在强化其作为基准利率的地位,预计后续资金利率中枢将进一步向其靠拢(20240718/10:06)
中信证券表示,7月16日央行开展大额逆回购净投放操作,引起市场关注。回顾历史上MLF回笼而逆回购放量阶段的资金面走势特征,多数情况下资金利率逐步回落至税期前的中枢。 另一方面,对比2019年4月和2022年11月的情况,今年三轮“缩长放短”操作中资金利率中枢与逆回购利率利差更为稳定,结合央行行长潘功胜在陆家嘴金融论坛上对于逆回购利率主要政策利率地位的表述,央行大幅放量逆回购可能旨在强化其作为基准利率的地位,预计后续资金利率中枢将进一步向其靠拢。
证券时报:增设隔夜正逆回购操作 有助于逐步收窄利率走廊(20240709/07:07)
7月8日,央行宣布从即日起,在每个工作日上午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基础上,视情况在工作日16∶00—16∶20时段开展临时正、逆回购操作,期限为隔夜。央行此举意在更好稳定市场流动性的同时,再次向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新步伐。最为关键的是,央行还为临时隔夜正、逆回购操作利率设立上下限,分别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减点20个基点和加点50个基点,按照当前政策利率测算分别为1.6%、2.3%,利差为70个基点。而现行的以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为上廊、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为下廊的利率走廊利差达到245个基点,较宽的利率走廊使得市场对央行的利率调控合意区间不是特别明晰。随着金融总量目标淡化,转以价格型调控为主,隔夜正、逆回购操作利率上下限将发挥类似利率走廊的作用。央行借此操作将逐步收窄现行利率走廊,在约束短期市场利率波动幅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价格型调控工具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向市场释放更为明确的政策利率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