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品牌排行榜 >>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品牌介绍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品牌介绍

2017-09-07 15:23:56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十大民办大学,创办于1995年,国内较早的民办外语类本科院校,教育部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主席单位,大型综合性语言实践教学基地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是吉林省重点高校。学校创办于1995年;2003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民办普通高等本科院校;2005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并开始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2007年成为全国民办高校中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省重点高校”;2010年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探索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模式”试点单位;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首批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翻译硕士)的民办高校,2013年成为教育部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联盟主席单位,是吉林省培养应用型高级外语外事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长春市净月潭旅游风景区,占地面积7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校园内山水环绕的自然气息与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相融合,凸显环境与人文的统一,是一所现代化的“花园式”学校。

学校拥有在校生8648人(含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外国留学生),现有教职工762人,其中外籍专家60余人,分别来自美、加、英、澳、法、日、德、西、韩、俄、意、葡、埃及等国家。

学校设有高级翻译学院、英语学院、双语学院、东方语学院、西方语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文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公共教育学院、大学英语教育学院等11个教学单位,开设了英语、日语、德语、法语、朝鲜语、俄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等10个外语语种,拥有翻译、国际商务、教育、汉语国际教育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6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经、管、教4个学科门类,形成了“双外语”、“外语+专业”、“专业+外语”、“小语种+英语”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有4个吉林省品牌专业,省级以上特色专业数占学校专业总数的三分之一,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研究基地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0个,省级教学名师6名,省级精品课程19门,省级优秀课31门。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目前已与19个国家和地区的101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开展合作,每年派出近500名学生出国出境进行长、短期语言文化交流,开展本科双学位和本硕连读等留学项目,部分专业学生出国比例达到100%。目前,每年接收外国留学生200人左右。

学校教学设备先进完备。拥有大型综合性语言实践教学基地——地球村,2013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多元文化教育中心”。学校有同声传译厅、数字化语音室、数字录音室、专业模拟实验室、办公自动化实验室、微机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大学生创业园、多功能报告厅以及塑胶运动场、体育馆、室内游泳馆等各类教育教学和文体设施。学校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70万册,电子图书50万册,纸质中文期刊334种,国外原版期刊31种,电子期刊5700多种。

在十余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走公益性办学道路的办学思想。学校是全国民办高校中第一所坚定地提出公益性办学、不要个人回报的学校,是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进行财产公证的民办高校。

学校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使华外成为中华儿女成才走向世界之桥梁,中西文化合璧之桥梁”的先进办学理念,努力为学生提供最认真、最负责、最好的教育;学校提出办学要无愧于“家长的信任、学生的时间、社会的关注和教育者的良心”。在这一思想主导下,学校坚持面向市场、突出特色、苦练内功、强化管理、精品办学、打造品牌。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育人观。在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上,实施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管理三个部门密切配合,相互渗透、形成合力的“六位一体”工作机制。通过这一机制,在管理体制上实现了交叉任职;在工作制度上实行了联席会议;在工作内容上实现了融合渗透。学校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库和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和寝室三级管理网络形成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注重育德、育心、育体相结合,通过开展心理拓展训练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强调“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成才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制定和实施了《本科全套人才培养规格及方案》,科学设计了学生从大一到大四全过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除专业教学外,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心理健康讲座、管理学概论、礼仪知识讲座、公关知识讲座等公共必修课程;在公共选修课上加大了人文素质课程的数量和类别,增加了国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还设定了就业教育、养成教育、品德教育、素质教育、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学校注重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现有校级专业类社团128个,校级综合类社团67个。学校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MMDS学习小组、各类竞赛、各种文体活动、讲座、国际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共建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献爱心等公益活动,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个性化发展。

学校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人格,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定和实施《实践教学指导大纲》、《第二课堂活动指导大纲》及落实这两个大纲的《实施细则》,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了教育和教学计划之中。

学校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住宿”的管理模式。倡导“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学校把师德建设作为切入点,通过抓教风带学风;通过“致远、务实、求精”的校风、“敬业爱生,博学善导”的教风和“自强自律,求是求新”的学风的“三风”建设以及“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三化”建设不断强化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学校大力开展以“简单做人、踏实做事”、“天下大事必从细而做”为主要内容的独特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一个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

学校不断强化素质教育,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近三年,学校学生参加的各类专业比赛中,共获得国家级奖项112项,省市级奖项269项。学生的政治素质不断增强,超过54%的在校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学生党员占在校学生的比例达到6%。校园内文明礼貌,尊师爱生的良好风尚逐渐形成。学校涌现出了“省级优秀班集体,省、市级文明大学生”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学生的人生目标和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习风气日渐浓厚,“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成为学生的人生信条。

至今,学校毕业学生已累计接近18000人。毕业生凭借精通外语,谙熟管理,懂专业,听说能力强,计算机操作熟练,礼仪知识好,公关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等优势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毕业生就业率连年攀升。近几年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专业对口率保持在85%左右,进入世界500强及行业100强企业的达25%。近年来,学生的就业观念明显转变,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加入到去农村任村官、到西部去创业的行列中。

学校受到了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高度评价,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佩云、顾秀莲、全国政协主席严隽琪、副主席朱永新、原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副部长杜玉波、原吉林省委书记王儒林、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等国家及省部领导先后来学校检查指导工作。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组对学校的评估意见为:“这是一所有境界、有品位、有追求、讲究修养、很阳光、很有定力的民办大学,是全国民办高校的旗帜”。

我们坚信,在“开拓创新、勇于拼搏,求‘公’致远、追求百年,务实求精、严细结合”的华外精神的感召下,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华外人一定能够实现百年名校的梦想,一定能为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热门品牌

阿蕾娜窗饰一汽红旗感康鑫天朗富奥东机工

民办大学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