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的最新市场调研揭示了板蓝根行业的品牌影响力。2024年,板蓝根市场迎来了新的变化,各大品牌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在2024年板蓝根品牌排行榜中,各大品牌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提升了自身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这些品牌在板蓝根的生产和供应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不仅在国内市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也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2024年板蓝根品牌排行榜的详细排名为白云山和黄、三九999、同仁堂、香雪XPH、仁和药业RenHe、太极药业TAIJI、云南白药、修正、神威药业SHINEWAY、本草纲目。
表1:2024年板蓝根十大品牌排行榜
排名 | 品牌名称 | 企业名称 | 省份/地址 |
---|---|---|---|
1 | 白云山和黄 | 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省 |
2 | 三九999 | 华润医药控股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3 | 同仁堂 |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 |
4 | 香雪XPH | 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省 |
5 | 仁和药业RenHe | 仁和(集团)发展有限公司 | 江西省 |
6 | 太极药业TAIJI | 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市 |
7 | 云南白药 |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云南省 |
8 | 修正 | 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吉林省 |
9 | 神威药业SHINEWAY | 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河北省 |
10 | 本草纲目 | 李时珍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 湖北省 |
始建于1988年,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旗下子公司,致力于现代中药的研发与制造,以“中药现代化、中药国际化、中药大众化、中药科普化”,弘扬中药文化为发展方向
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云山和黄”)是由广药集团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李嘉诚先生旗下和记黄埔(中国)公司于2005年5月合资成立。合资公司前身为广州白云山中药厂,成立于1988年5月,是由1956年组建的农场作业区脱胎而来,并过渡到农工并举的滋补品厂,进而转为经营医药健康事业的广州白云山中药厂。
公司站在时代的前沿和行业的高度,以“教育、爱心、科技、创新、责任”十字方针为指南,以“中药现代化、中药国际化、中药大众化、中药科普化”为使命,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内抓管理,外拓市场,实施“人才、品牌、科技”三大战略,形成了科技创新、责任营销、文化传承、人才工程、党建先进五大核心竞争优势。尤其是1999年以来,公司步入高速成长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99年—2013年,企业规模扩大30倍,销售、回款、产值、利润四项指标保持30%以上增长。公司积极打造现代中药先锋企业,向大健康产业优势企业进军。
华润三九是定位于OTC和中药处方药的知名品牌,专业从事医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健康服务的上市公司,其核心产品在感冒、胃肠、皮肤、骨科用药市场颇具影响力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润三九”)是大型国有控股医药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健康服务。
华润三九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深圳南方制药厂。1999年,由三九企业集团、深圳三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发起设立股份制公司;2000年3月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000999);2008年,正式进入华润集团;2010年,公司名称由“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华润三九主营核心业务定位于CHC健康消费品和处方药领域,产品覆盖领域广,产品线丰富。CHC健康消费品业务覆盖了感冒、皮肤、胃肠、止咳、骨科、儿科等近 10 个品类,其核心产品在感冒、胃肠、皮肤、儿科、维矿、止咳和骨科用药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处方药业务则聚焦肿瘤、心脑血管、消化系统、骨科、儿科等治疗领域,多个产品位居国内市场前列。
华润三九目前拥有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品种23个,“999”品牌在消费者和医药行业中均享有较高的认可度。华润三九一直高度重视研发创新,以公司产品“参附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参麦注射液”、“新泰林”、“血塞通软胶囊(理洫王)”为研究对象的科研项目。进入“十四五”,华润三九围绕战略方向,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加快创新体系建设,逐步提升创新能力。华润三九与深圳湾实验室开展创新合作,大力推进抗肿瘤创新药QBH-196项目相关临床研究。同时,创新药物、中医中药、健康药物三个研究院的成立与运行,力促公司在新产品立项、新产品引进、产品力提升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2021年,华润三九新品研发投入占比显著提高,公司在研项目71项,主要围绕肿瘤、骨科、皮肤、呼吸、抗感染等战略领域,仿创结合,进行产品布局。其中,新引进用于改善女性更年期症状的1类创新中药DZQE,正在进行临床前准备工作。1类小分子靶向抗肿瘤新药QBH-196研究进展顺利,已开展I期临床试验。2类新药“示踪用盐酸米托蒽醌注射液”(商品名:复他舒®)获得《药品注册证书》并上市销售,该产品为批准用于甲状腺手术区域引流淋巴结的示踪产品。
在医药行业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华润三九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坚持品牌+创新双轮驱动,持续进行创新转型升级,强化品牌、渠道建设,加大创新投入,提升运营质量与效率,稳固行业地位,实现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
面向未来,华润三九将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在“关爱大众健康,共创美好生活”使命引领下,朝着中国“大众医药健康产业的引领者”的目标迈进;创新运用中西医科学技术,专注高质量医药健康产品创新研发和智能制造,服务中国家庭每一位成员,致力成为中国医药健康第一品牌。
同仁堂始创于1669年,以中医中药为主,以制药工业为核心,以健康养生、医疗养老、商业零售、国际药业为支撑,构建了集种植(养殖)、制造、销售、医疗、康养、研发于一体的大健康产业链条,旗下安宫牛黄丸、同仁牛黄清心丸、同仁乌鸡白凤丸等品牌产品家喻户晓
同仁堂品牌始创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自1723年(清雍正元年)为清宫供御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使饱经沧桑的同仁堂获得了新生。1992年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组建并于2001年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在同仁堂集团逐步建立完善。
1997年旗下同仁堂股份在上海上交所上市,2000年同仁堂科技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13年同仁堂国药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同仁堂集团整体实力跃上了新台阶。
2019年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决策部署,着眼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谋划同仁堂集团新时代发展的战略思路,聘请第三方专业公司开展战略咨询,开启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同仁堂集团坚持以中医中药为主攻方向,目前在经营格局上形成了以制药工业为核心,以健康养生、医疗养老、商业零售、国际药业为支撑的五大板块,构建了集种植(养殖)、制造、销售、医疗、康养、研发于一体的大健康产业链条。
以同仁堂国药集团在香港建立生产基地为标志,实现了从“北京的同仁堂”、“中国的同仁堂”向“世界的同仁堂”跨越,目前已经在五大洲2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经营服务终端,加快了中医药国际化的步伐。
拥有七个子集团、两个院和多家直属子公司,2400多家零售终端和医疗机构可以常年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健康服务。拥有36个生产基地、110多条现代化生产线,可生产六大类、20多个剂型、2600多种药品和保健食品,安宫牛黄丸、同仁牛黄清心丸、同仁乌鸡白凤丸等一大批王牌名药家喻户晓。
拥有一个国家工程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技研发体系健全。仅“十三五”以来,完成新产品研发265个,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的巴戟天寡糖胶囊填补了中药治疗抑郁症的空白。坚持创新工艺技术解决行业共性技术难题,彻底改变了中药生产手工操作的落后局面。
同仁堂集团作为中华老字号企业,坚持走经济实体与文化载体协同发展之路,认真履行国有企业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责任,在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传承中医药文化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同修仁德,济世养生”是同仁堂创立的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是同仁堂不变的宗旨。同仁堂将“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但愿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等古训内化为企业行为准则,造就了同仁堂“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制药特色,奠定了同仁堂质量和诚信文化的根基。
坚守工匠精神,传承创新,薪火相续。同仁堂集团拥有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传统中药材炮制技艺、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一批市级、区级“非遗”项目,有国家、市、区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7位,同仁堂中医大师41位,中药大师8位,特技传承师20位。
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四带四促”党建创新文化传承行动,推进党建经营双考核,使珍视品牌、团结奋斗、干事创业、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得到新弘扬,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同仁堂集团将珍视党和人民的期望,牢牢把握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所面临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机遇,永葆初心,勇担使命,锐意进取,再铸辉煌,以高质量发展的业绩,担当起“为人民健康服务、促进中医药振兴”的光荣使命,谱写同仁堂事业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成立于1997年,现已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创新能力的中药现代化领军企业,专注于新型中药饮片、中成药、功能保健品等领域,在广东、北京、山西等多地设立子公司
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2010年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300147)。
公司把发展中药和实现中药现代化作为长远发展战略,现已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创新能力的中药现代化领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新型中药饮片、中成药、功能保健品、生物医学工程、生命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大健康产业,先后在广东、北京、山西、四川、重庆、安徽、云南和宁夏等地设立60多家子公司,投资兴建大规模的GMP生产基地、GAP药材种植基地,打造中药资源开发、新药研发创制、中药先进制造、现代物流配送的完整产业链,形成全产业链集成创新。
仁和药业是一家集药品、大健康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医药企业集团,主要生产、销售中西药、原料药及健康相关产品,仁和、妇炎洁、优卡丹、闪亮是其旗下知名品牌
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系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公司股票代码为:000650,公司的前身系九江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是1996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1996年11月18日,经中国证监会证监发字(1996)318号文批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的公司。2006年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剥离原有的化纤类相关资产,同时注入医药资产,通过多次配股、转增、定向增发等方式,截止目前,公司成为拥有江西仁和药业有限公司、江西仁和中方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西仁和药都药业有限公司、江西和力药业有限公司、江西康美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江西药都仁和制药有限公司、江西铜鼓仁和制药有限公司、江西闪亮制药有限公司、江西吉安三力制药有限公司、江西仁和药用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江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江西药都樟树制药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的现代医药生产经营企业。
公司主营业务:生产、销售中西药、原料药及健康相关产品,包括口服固体制剂、口服液体制剂、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外用洗剂、搽剂、栓剂、软膏剂等剂型药品以及健康相关产品。公司主营产品:仁和可立克、优卡丹系列、妇炎洁系列、大活络胶囊、闪亮滴眼液、清火胶囊、正胃胶囊等。
经营范围为:中药材种植;药材种苗培植;纸箱生产、销售;计算机软件开发;设计、制作、发布、代理国内各类广告;建筑材料、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化工产品、金属材料、文体办公用品、百货的批发、零售。(以上项目国家有专项规定的除外)。公司建立和巩固了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销售网络。
公司秉承“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宗旨,遵循“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企业理念,“天地仁和、和合共赢”的经营理念,弘扬“精诚团结,与时俱进”的企业精神,带着振兴祖国医药事业的历史期盼,用新的视野,新的思路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太极创建于1992年,以现代中药智能制造为主、麻精特色化药为辅,致力于传承创新中医药和发展现代医药,集医药研发、工业生产、医药商业、大健康产业于一体的医药产业链完整的大型企业集团,旗下拥有太极、芬尼康、利夫康乐等品牌
太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太极集团”,股票代码:600129)始建于1972年,2021年完成战略重组,成为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的控投企业。公司以现代中药智能制造为主、麻精特色化药为辅,作为国药集团现代中药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传承创新中医药和发展现代医药,有13家制药厂、20多家医药商业公司、两大研发机构,另有以川渝为主阵地的3000多家连锁药房,业务涵盖医药研发、工业生产、医药商业、大健康产业等领域。
1998年,太极集团与国内外多家院校合作建立国家博士后工作站;1999年,太极集团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近年来承担国家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等重大专项项目近30项、省级项目50余项。公司成功研发新药40余个、获国家新药证书30余个、曾获中国专利金奖3项。拥有有效授权专利247件,药品批文共计1240个,其中中药品种批文692个、化药品种批文548个,医保品种741个、基药368个。
公司产品涉及六大治疗领域,主要有以藿香正气口服液、太罗等为代表的消化系统及代谢用药,以急支糖浆为代表的呼吸系统用药,以丹参口服液为代表的心血管用药,以益保世灵为代表的抗感染药物,以通天口服液、美菲康为代表的神经系统用药,以紫杉醇、补肾益寿胶囊等为代表的抗肿瘤及免疫调节药物等,以及大健康养生产品。公司产品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其品牌、品质赢得了老百姓的认可和信赖。
云南白药创制于1902年,享誉中外的中华老字号品牌,在业界享有“伤科圣药”的美誉,是拥有多项自有产品和技术专利的大型现代化制药集团,业务覆盖药品、个人护理健康品、中药材资源以及医药物流板块,旗下拥有云南白药、云丰、泰邦、千草堂、采之汲、金口健、养元青等多个子品牌
云南白药创制于1902年,集品牌、产品和公司名称于一身,是中华老字号具有创新力的代表。
1970年建立云南白药专厂,1993年上市,1999年全面进行现代化企业再造,2016年至2019年完成混改和整体上市,为公司再创百年辉煌奠定了坚实的体制机制基础。
公司致力于让传统中药进入现代生活,从一瓶散剂发展成为覆盖药品、个人护理健康品、中药材资源以及医药物流四大板块的我国大健康产业领跑者之一。产品达36个品类390个品种,单品销售上亿的产品有11个,牙膏、气雾剂、创口贴、膏贴等是相关品类全国排名靠前的产品。
公司采用事业部制发展存量业务,分为药品、健康品、中药资源事业部和云南省医药有限公司(负责医药物流业务)。各事业部各自担纲,相互协同,主营业务已处于全国先进水准。在昆明、大理、文山、丽江、武定以及江苏无锡、安徽合肥等部署工厂,销售渠道覆盖全国。
公司把守护生命与健康作为企业使命,致力于成为领先的医药健康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基于上述使命和愿景,云南白药在巩固现有业务的基础上,确定实现“1+4+1”(中药+口腔、皮肤、骨伤、女性关怀+数字化)的战略目标,优化了产业和研发体系,已完成在北京、上海、香港、海南以及韩国的布局,成为白药聚集全球资源、服务中国市场的重要战略支撑,开展基础研究、商业开发、产品创新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业务。
公司进行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人才创新和品牌焕新等“六大创新”方式,采取营销、创新、资本和数字化“四轮驱动”模式,力争尽快有重大的增长和突破,为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跃升作出贡献。
修正创立于1995年,旗下拥有斯达舒、修正牌消糜栓、唯达宁喷剂、益气养血口服液等市场知名产品,集中成药、化学制药、生物制药的科研生产营销、药品连锁经营、中药材标准栽培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民营制药企业
修正集团于1995年5月由董事长修涞贵创立,是集中成药、化学制药、生物制药的科研生产营销、药品连锁经营、中药材标准栽培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民营制药企业。
集团通过二次开发培育了肺宁、消糜栓、六味地黄、颈腰康、益气养血等十几个大品种;修正拥有集科技管理、创新药物研究、新技术成果转化为一体国内的科研体系,拥有中技术专家300余人,取得授权专利700余个,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7个。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药标准化关键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
修正健康是修正大健康战略的重要支撑,是修正“专业发展、两翼齐飞”战略的重要一翼。从2021年开始专注于健康产品研发和健康管理。总部分别设在吉林长春和浙江杭州两地,其中产业基地8家,占地面积1000余亩,目前长春双阳、吉林磐石、白山靖宇、山东潍坊、安徽亳州和杭州千岛湖6家产业基地已经投产,销售通路涵盖电商、新零售、母婴、药店和超市第三终端等多渠道。
目前在产在销品种约670个,注册商标404个,拥有专利50个。旗下的淡斑霜、赤小豆薏米茶、修益升益生菌、优尔胶囊、斯唯诺口服液、氨糖软骨素、优智DHA等知名产品畅销全国,在大健康板块占据头部,深受消费者好评。产品线涵盖保健食品、滋补型食品、快销型食品、代用茶、保健酒、矿泉水、功能性化妆品、化妆品等多种剂型。
创建于1984年,以新中药产业为主业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主营业务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制剂、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饮片、保健品、生物制药等,已现代中药注射液、现代中药软胶囊、现代中药颗粒剂、中药配方颗粒等特色产品
神威药业集团是以新中药产业为主业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企业,主营业务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制剂、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饮片、保健品、生物制药等上中下游产业链,实现了新中药产业从田间到终端的全覆盖,是大健康产业版图布局较为完整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之一。
神威药业针对中老年用药、儿童用药、抗病毒用药、骨科用药等高速增长的目标市场,形成了现代中药注射液、现代中药软胶囊、现代中药颗粒剂、中药配方颗粒等特色产品。
面向未来,神威药业将继续深耕新中药产业发展,不断强化专业化学术营销能力与精准化品牌管理能力,做现代中药标准的制定者、现代中药技术的引领者、现代中药品质的保障者、现代中药创新的示范者,引领现代中药,推进健康产业,打造百年神威。
正式组建于2002年,集道地药材种植、中成药、中药饮片等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式集团公司,现有“湖北蕲春本草纲目生物科技园区”、“厦门美商医药海沧厂区”两大生产基地
李时珍医药集团正式组建于2002年,位于医圣李时珍故里——湖北蕲春,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道地药材种植、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保健酒、蕲艾系列大健康产品生产、研发、医药批发与零售、医药文旅、艾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式集团公司。集团为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药品GMP检查员实训基地、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工作站。
集团现有“湖北蕲春本草纲目生物科技园区”、“厦门美商医药海沧厂区”两大生产基地和“湖北武汉台湾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医药物流园),辖8家控股子公司,拥有20个药品生产剂型、185个国家药品批准文号,通过国家GMP认证的剂型和生产许可品项23个,22个生产车间,厂房面积15万㎡,年产能60亿元。现主要生产中成药品种100余个,其中40余个基药品种可纳入医保目录;生产中药配方颗粒品种350余个;生产和经营道地中药饮片品种700余个,蕲艾制品100余个。
集团以湖北省科技厅授予的湖北省中药资源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创新研发平台,联合国内15所科研院所、高校,在产学研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建成公司高水准科研平台。现建有7大实验室,配套各种科研设施设备200余台套,从事科研和研发技术支撑人员近100人,可开展药品、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医疗器械、艾制品等产品试制、标准制订、稳定性考察及性能测试项目1100余项,还可进行痕迹检测、分子结构确认、杀菌能力确认、微量元素及含量分析检测等系列科研工作。每年投入研发费用5000余万元,获批国家、省级科研项目近10项,获得专利30余项,荣获省、市科技进步奖8项,研制的中药配方颗粒被湖北省纳入生产试点。
集团设立终端营销服务处800余个,销售网络遍布全国。集团拥有商标“本草纲目”、“李时珍”及“蕲艾”、“家方”等品牌。
集团树立“用道地药材,做科学中药”的生产理念,始终把田间地头作为企业的生产车间,从源头规范生产全过程,严格遵守GAP标准,建立了黄连、厚朴、雪梨、川贝、蕲艾、夏枯草等100多个品种的道地药材基地10万余亩。
在任何领域的企业成功,专利信息和起草标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专利信息是企业创新的重要产物,它可以保护企业权益,提升企业竞争力;起草标准则是企业产品制造和服务领域的质量保障,有助于规范市场行为,提高行业基础标准。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200610075069.6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2 | CN201730232974.7 | 包装袋(麝香拔湿膏、消炎镇痛膏) |
3 | CN201310056746.X | 头孢克肟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4 | CN201310102673.3 | 一种抗癌药物的制备方法 |
5 | CN201410857523.8 | 一种消炎镇痛膏的质量检测方法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1230528404.X | 包装盒(安宫牛黄丸)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ZL200610122442.9 | 制备抗病毒口服液的方法 |
2 | CN200930008758.X | 包装盒(清肝利胆口服液) |
3 | CN201010585612.3 | 复方藏青果润喉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
4 | CN201010585628.4 | 速溶绿茶粉及其制备方法 |
5 | CN200810223440.8 | 一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0510200352.2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
2 | CN200410155503.2 | 一种药物的制备方法 |
3 | CN200710001130.7 | 一种用于治疗眼科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
4 | CN200510200382.3 | 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检测方法 |
5 | CN200410155504.7 | 一种药物的制备方法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1230145962.8 | 阿胶胶块 |
2 | CN201210271014.8 | 鉴定阿胶真伪的引物、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ZL201510107340.9 | 一种应用于气雾剂阀门密闭的气动灌封头 |
2 | CN200510010874.6 | 偏诺皂苷类化合物固态分子分散制剂 |
3 | CN201630051712.6 | 包装盒(热敷蒸汽眼罩) |
4 | CN200610010777.1 | 云南白药的新应用 |
5 | CN200410079556.0 | 治疗脑中风疾病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标准号 | 标准名称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
GB/T 35919-2018 | 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分类和术语 | 2018-02-06 | 2018-09-01 |
GB/T 35832-2018 | 牙膏磨擦值检测方法 | 2018-02-06 | 2018-09-01 |
GB/T 8372-2017 | 牙膏 | 2017-11-01 | 2018-05-01 |
GB/T 32610-2016 | 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 | 2016-04-25 | 2016-11-01 |
GB/T 32114-2015 | 口腔护理产品中植酸钠的测定方法 | 2015-10-13 | 2016-05-01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03127186.3 | 包合活性组分改进的维U颠茄铝胶囊II |
2 | CN200830081302.1 | 包装盒(痔疮栓9粒) |
3 | CN200910067296.8 | 一种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
4 | CN201430433586.1 | 包装盒(桑菊感冒颗粒) |
5 | CN201030101931.3 | 包装盒(通脉颗粒)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ZL200910263909.5 | 一种心脑清缓释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2 | ZL200610081518.8 | 一种抗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3 | ZL03100078.9 |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药物及其制剂 |
4 | CN201330112701.0 | 包装盒(健阳片) |
5 | CN201330626050.7 | 包装盒(脑力宝丸) |
序号 | 专利号/专利申请号 | 专利名称 |
---|---|---|
1 | CN201210006936.6 | 一种营养发酵药酒的生产工艺 |
2 | CN201220115054.9 | 一种防泼洒酒瓶 |
3 | CN201220115069.5 | 一种蝶阀锁紧装置 |
4 | CN201310267817.0 | 一种中草药抗菌洗液及其制备工艺 |
5 | CN201210006939.X | 一种营养发酵酒的生产工艺 |
更多板蓝根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板蓝根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