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应理性看待房地产市场

应理性看待房地产市场

2019-01-01 09:54:37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2019年春节期间,有人说,“今年年轻人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对买房有点恐惧,担心房价会跌,担心高位接盘”,还说“很多人已经感觉到房地产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非常值得关注。

  告别狗年,迎接猪年。同样在这个春节,有人说,农历2019年,天干“己”属土,地支“亥”是生肖的猪,因此,属于“土猪年”。猪年是楼市的福星。过去三个猪年显示,楼市逢“猪”必涨,土猪年买房说不定能让投资者过个大肥年,信不信由你。这种观点同样值得警惕,有鼓动炒房的嫌疑。

  正确的态度是理性看待房地产市场。应该说,担心房价会跌的人的确不少,以前也是,但是一到年底你会发现,买房的人还是不少,甚至比上一年还多。有的原本看衰房地产的人也加入了买房大军。这就是现实。现实逼迫你必须理性看待房地产市场。

  为什么会出现前面这种情况,大家都好像着了魔式地买房?还得从中国国情说起。而提起与房地产有关的国情,很多人觉得是土地制度,往大了说是房地产制度,譬如土地财政导致的地价越拍越高,这都不是根本上的问题,根本的原因是户籍制度“奖励”你多买房,并且很多人买房都赚了,这种赚钱效应进一步扩大了需求。

  现在我国居民家庭为什么住房自有率高?有人说是中国人有喜欢置业的传统,简言之,就是爱买房,其实这种分析也是所谓的专家糊弄人的。在传统户籍制度下,出生地往往意味着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较大,以农民为代表的人口大规模迁徙就在所难免。与户籍挂钩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福利不一致,也在迫使城里人从小城市流向大城市,从教育质量差的地区流入教育质量好的地区。

  城市居民比较好理解,你在这个城市里长期生活工作,你不买房那是不务正业,连媳妇都不好找。国外没有户籍限制,在哪个地方工作生活都可以,你不买房只租房没有人说三道四,也不影响娶媳妇。所以国外租房的人比较多,譬如美国,有的人一生喜欢搬十几二十次家,喜欢开着房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在哪里生活社会保障基本都差不多,买房反倒成了一种负担。中国不一样,很多人在一个城市买了一套房,发现这里教育不太好,环境也不太好,想方设法得换一套又大又好的房子,最好是学区房。

  农民就更好理解了,打工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在老家有房子不说,现在很多农村的房子和土地都已经荒废了,在工作地买房很普遍,但是一线城市由于有户籍限制,即便买了房也很难立足,所以有的人为了解决孩子教育的问题,在一线城市周边买房。如果没有户籍制度的问题,是不用到工作地周边城市买房的,但因为户籍制度使得这种需求变成了刚需。很多农民除了在工作地买房,还在老家县城买房,为将来留一条退路,在老家地级市乃至省会城市买房也多起来,只要户籍制度不取消,以后还会是这种趋势,还会创造很多买房需求。

  农村年轻人假如在城里没房子,已经很难找到对象。对于很多农民而言,虽然老家田地荒芜,农村也回不去了,但老家毕竟是一个熟悉的社会,归属感更强,所以除了在工作地买房外回老家县城或地级市置业的也比较多,这属于典型的两手准备,将来如果回去,也不耽误孩子上学,而且这些城市有的学校并不比大城市差。老家本身是直辖市或二线城市的,有的就直接在这些城市买房。这种需求还没完全得到满足,将推动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发展。

  现行的户籍制度短期对农民来说是一种门槛,短期可能累点儿,但从长远来看是一种鼓励性的政策红利,让广大农民多买房多受益,当然这种政策红利还让其他很多人受益,包括房地产业,对税收的贡献也很大。

  事实上,有关部门也注意到了户籍制度问题,开始推出新的政策,有的城市租房也可以上学或落户了,但是有点晚了。而且今后的问题是,如果取消户籍制度,很多县城或地级市的房地产市场可能受到重创。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户籍制度可以说是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支撑,取消很难,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还必须坚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居民家庭平均两三套房仍然是刚需,现在平均还不到1.5套,后面的需求还很大。为此,我们还须严格控制炒房以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更多房地产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房地产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房地产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