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让人等得好着急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让人等得好着急

2019-01-01 09:40:22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无疑是汽车行业的焦点。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眼下,新能源汽车要解决的既有“远虑”,也有“近忧”。如果说“远虑”是工信部已召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起草启动会,开始着手制定新一轮的产业发展规划,那么“近忧”无疑是迟迟不出的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让人等得无比心急。无论是“远虑”还是“近忧”,都对行业发展有着很大影响,需要慎重对待。

  从若干个不同网传版本的真假难辨,到相关部委领导透露的“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从有望在春节前公布,到至今仍没有动静,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真的让整个汽车产业都等得好着急。

  截至目前,可以找到的关于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最新官方消息,仍然是在1月12日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工信部部长苗圩透露,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现在,又一个多月过去了,新版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仍然没有要公布的迹象,着实让人看不懂。年度的财政补贴政策调整,自然是越早公布越好,按正常逻辑讲,至少在上一年的年末或者新一年的年初公布都是合适的。

  事实上,近几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出台的时间呈现出愈发延后的现象。2016年执行的财政补贴政策,发布时间是2015年4月;2017年执行的财政补贴政策,发布时间是2016年12月;2018年的财政补贴政策,发布和执行的时间是2018年2月12日。而2019年的财政补贴政策,至今仍在路上。

  从此前的提前半年多公布,到现在的杳无音信,难道是补贴政策的制定难度和出台阻力越来越大了吗?一项政策的出台和调整,肯定是要坚持审慎的原则,但如果迟迟不出台,政策实施的时效性就会打折扣,同时给整个产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就会被放大。

  产业政策,最忌讳缺乏一致性,一旦突然有巨大的变动,会让企业猝不及防,进而使整个产业产生大的波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一年一调整,企业本身压力已经非常大。一款汽车产品的研发周期少则二三年,多则五六年,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也很大,补贴的相关技术标准如果每年提升一次,企业很难及时应对。可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仍然需要仰政策之鼻息,很多企业拿不到补贴根本不挣钱,如果要想拿到补贴,不得已的办法就是缩短产品研发或者迭代更新的周期,而这并不符合新能源汽车安全为先的发展基本原则。

  特别是动力电池这部分,在补贴政策调整中,相关的技术标准要求可以说是一年一提升,但根据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动力电池材料的改进开发需要经过材料开发、测试验证、单体产品认证、实车验证的完整周期,整个过程通常需要24~28个月,和补贴政策的调整步伐完全不在一个节奏上。

  在这方面,行业已经有了教训。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发生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40余起。有专家分析认为,这些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的主因是电池热失控,直指产品质量问题。产品质量问题是指产品在设计、制造、验证和使用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其中一个原因是部分企业为获取更多补贴,在技术验证过程中急功近利,导致工程解决方案不成熟。

  可见,一年一调整的补贴政策越早出台越好,可以给企业留出相对充裕的应对时间。这一点,想必政策制定者心里也跟明镜儿一样。那么,为何政策还迟迟没有出台?笔者贸然揣测,可能是参与制定政策的部委考虑问题的重点有所不同。从财政部来讲,国家每年投入的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是有预算的,但现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呈爆发式增长,在预算总额确定的情况下,自然意味着单车补贴额度会大幅下降。从工信部和科技部来讲,首要考虑的是确保2021年补贴全部退出后,产业不发生大的波动,分阶段释放退坡所带来的压力,防止一次退坡坡度过大带来的大起之后的大落。

  所以,2019年的补贴政策既要结合财政预算按计划退坡,又要考虑补贴退坡幅度过大给产业造成的波动,每一项调整都考验着政策制定者的智慧,想各方面兼顾着实需要时间。可是,整个产业已经等不及了,如果再不出台,企业只会更加被动。


更多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新能源汽车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