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鞋行业分析报告 >> 2014年鞋行业现状分析

2014年鞋行业现状分析

2014-04-04 14:40:38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通过对鞋行业现状分析,宇博智业了解到我国的制鞋企业伴随着新中国的脚步一直艰难的前进着,我国每年生产的鞋子居于世界首位,鞋子的需求量也是世界第一,然而 我国鞋业生产还是处于鞋业的初级阶段,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鞋企数量也急剧增加,同时在鞋业的行业中也出现了很多领军品牌,如奥康,康奈,李宁等等,但是对于这个庞大的市场,这样的品牌却是寥寥无几,我国的鞋企数量虽然庞大但是却没有建立完善起来,和其他发达国家想比我们生产的都是中低档产品,各个方面都还是有所不足,以下是对2014年鞋行业现状分析

  1、鞋企数量多,规模小

  从2002年到2008年,中国的鞋厂从2万多家猛增到3万多家,但大部分鞋企规模偏小, 沿用家庭手工作坊生产及传统化管理方式, 没有形成高效集约的现代化生产及管理模式,也无法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更多鞋行业现状分析请查阅宇博智业撰写的《2014-2018年全球正装鞋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盈利价值预测报告》。

  2、生产技术相对滞后

  我国鞋业从生产技术上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在生产线上我们很多都是人工生产。制鞋生产过程中每一处细微的浪费,乘以庞大的产量基数,都会造成巨大的浪费。而我国的众多生产商因为生产技术薄弱在原料方面有了很大的浪费,同时有些设计不是很合理做出的鞋子 舒适度不够,市场接受度也不高。

  3、自主创新能力弱

  企业不注重产品研发和科技投入,多以OEM或ODM的方式生产,模仿、抄袭情况严重,也不愿意时间和精力去搞市场调查分析,导致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信息不灵通、产品设计式样滞后、花色品种单一、舒适性差等问题,产品档次不高,价格卖不上去,总在中低档市场徘徊。

  4、企业管理有待提高

  在企业管理上大部分企业没有自己的战略性的计划,没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只是一些简单的实操性的数字计划。没有很好的计划就没有明确的目标,也就不能很好地组织大家一起努力。在企业出现问题的的事后控制力度也就会比较弱了。例如 许多的晋江企业现在出现的这种利用“大线小流水”的生产方式就是证明了中国制鞋企业的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在没有做好市场的测评就盲目的被市场的虚假繁荣所诱惑,去改为大生产线,结果市场回应的都是小的市场容量,最终晋江鞋企们只也只能用这样复杂又浪费的“大线小流水”的生产方式做那些只需要“小线小流水”的产品。所以说我国制鞋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制鞋企业品牌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鞋企的品牌经营意识薄弱

  我国鞋企普遍存在品牌意识薄弱,他们更多的是去追求鞋子的产量,鞋子是否能跟上外国的款式,是否可以增大销量,而忽略了品牌的重要性。鞋子穿的不仅仅是它的一种外观感受如舒适度,感官度,还有就是他的品牌,它能让人们有一种 不一样的感觉-----穿上这个牌子的鞋子就是不一样,甚至有一种自豪感,不是因为款式多吸引人,不是因为他多特别仅仅是因为它有这样一个标志。

  就中国女鞋之都的成都制鞋企业来看看,目前成都接近4000多家鞋企的规模,女鞋产量位居全国第三位,产品年销售收入已达360多亿元人民币。然而据统计, 成都市制鞋企业目前拥有鞋类产品自主品牌的仅300多个,虽说 像艾民儿鞋业、卡美多鞋业、依兰鞋业等品牌已逐步创立,但成都大部分企业还处于贴牌生产阶段。他们更多的是以低廉的价格在市场上艰难的生存着。被淹没在市场的大潮中,谁是承担着但彼得风险。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成都制鞋企业数量众多,但名牌企业很少,缺乏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这样就使得成都制鞋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很难占领高档市场份额,获取高额利润。

更多鞋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鞋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