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财经频道 >> 财经评论 >> 2025年电梯发展趋势:中国1100万台电梯存量下的更新与智能化变革

2025年电梯发展趋势:中国1100万台电梯存量下的更新与智能化变革

2025-03-16 22:21:49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截至2024年底,中国电梯保有量突破1100万台,稳居全球首位。随着城市更新进程加速,老旧电梯改造需求激增,叠加数字化技术渗透率提升,电梯行业正经历从设备制造向服务升级的结构性转变。预计到2025年,电梯维保、智能化改造和绿色技术研发将成为市场核心驱动力。

  一、电梯存量超千万台,更新改造成为刚需

  中国电梯市场已进入“存量时代”。截至2024年底,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老旧电梯数量接近90万台。这些设备因零部件老化、故障率上升等问题,安全隐患与维护成本持续攀升。为应对这一挑战,国家将电梯更新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范围,并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老旧小区改造方向,强调完善无障碍及适老化设施。

  案例显示:某领先企业已在多地落地首批国债支持项目,例如2024年完成单批次2000余台电梯的更新改造工程,从设备交付到运行仅用两周时间,展现了高效响应能力。

  二、数字化维保技术降低故障率55%,重塑服务模式

  传统电梯维保市场呈现碎片化特征,而智能化手段正在加速行业转型。通过物联网平台与大数据分析,企业可实时监控全国电梯的运行状态,并实现预测性维护。数据显示,采用智能系统后设备故障发生率下降约55%。例如,乘客可通过扫描电梯内二维码查询设备健康状况并反馈问题,维保团队则能根据数据精准定位隐患、自动派单维修。

  截至2024年,某头部企业的电梯维保服务已覆盖超65万台设备,并计划通过开放生态合作进一步提升行业协同效率。

  三、柔性生产与定制化方案推动更新改造高增长

  面对多样化需求,企业正通过技术升级应对市场变化。一方面,工厂引入5G专网智慧生产线及柔性制造系统,灵活适配电梯更新改造的个性化订单;另一方面,推出全球首款内置物联网功能的智能电梯产品,集成实时数据采集与云端分析能力。近三年来,某企业的维保服务业务年均增长率超10%,更新改造业务复合增速显著提升。

  四、大湾区投资加码,本土化布局强化竞争力

  伴随中国城市更新战略深化,企业持续扩大在华投入。以某龙头企业为例,其昆山生产基地年发运量从1998年的不足千台增至2023年的超8.5万台,并计划于2024年在大湾区新增投资,依托区域区位优势拓展市场覆盖范围、优化本土化服务能力。

  总结:电梯行业的“新旧动能转换”已至

  从1100万的庞大保有量到90万台老旧设备待改造,中国电梯行业正站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通过数字化维保降低故障风险、以柔性生产满足定制需求、借政策东风加速更新步伐,企业正在重塑市场格局。未来,电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将围绕“安全、智能与服务”展开,推动城市空间焕新与可持续发展。

更多电梯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电梯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延伸阅读

广发证券:行业格局加快重塑,电梯后市场时代已然到来 (20240516/08:47)

广发证券研报指出,电梯作为建筑刚需特种装备,广泛应用于地产、基建等领域。我国电梯行业总规模正处于增量市场下行与存量市场向上交织的新变局时期,存量后市场需求向上,有望冲抵增量市场下行,总体市场规模步入稳态。现阶段我国电梯行业竞争格局相对分散,但随着需求结构的改变,供给格局有望优化。政府基建市场重品牌、维保市场重服务且现金流佳,双重因素共振提升行业集中度。已占据较高维保业务体量的一线龙头品牌商有望持续充分受益。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金融行业热门报告

更多

金融相关报告分类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