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上海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业集群为目标,持续优化政策体系与资源配置,推动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方向发展。最新发布的《上海市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明确将制造业作为战略支点,为城市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制造业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根据政策规划,上海将重点在人工智能、绿色能源、高端装备等千亿级新赛道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建设细分行业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链协同创新的生态圈层。对产业聚集度高、技术转化能力强的区域给予专项奖励,加速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网络。
政策明确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主导或参与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建设。通过实施科技成果赋智专项行动,推动中小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突破"卡脖子"环节。数据显示,上海将优先扶持在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中表现突出的企业,形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策源地。
针对制造业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上海设立专项通道鼓励申报工业强基、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项目。政策提出到2025年,力争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通过资金补贴、人才引进和应用场景开放等组合政策,加速优质中小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跃升。
政策创新性地将产业集群建设成效纳入考核指标,对产业集聚度提升明显、技术外溢效应显著的区域给予持续性支持。同时建立"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单项冠军"梯度培育体系,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网络。通过强化金融支撑和数字化赋能,预计到2025年将新增300家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这一系列政策举措标志着上海正以制造业为核心抓手,构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系统性工程。通过精准施策激活创新动能、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完善产业生态体系,不仅为实现"十四五"制造业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更将推动城市经济向更高能级跃迁。未来三年内,这些措施有望形成千亿级新增长极,使上海成为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城市。
更多制造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制造业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4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50.4,低于3月0.8个百分点,为近三个月来最低,显示制造业扩张放缓。(财新)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2025年4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4月份,受前期制造业较快增长形成较高基数叠加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等因素影响,制造业PMI为49.0%,回落至临界点以下。从重点行业看,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5%,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其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位于52.0%及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延续较好发展态势。装备制造业、消费品行业和高耗能行业PMI分别为49.6%、49.4%和47.7%,比上月下降2.4、0.6和1.6个百分点,景气水平不同程度回落。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今天(30日)公布4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受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等因素影响,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较上月有所回落,但高技术制造业等相关行业继续保持扩张,以内销为主的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总体稳定。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较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