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全球机器人产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随着具身智能大模型的成熟与商业化场景试点落地,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迭代显著提速,核心企业业绩增长与订单兑现同步推进。数据显示,整机厂、集成商及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均在上半年实现营收同比增长,部分领域利润改善明显,印证了机器人产业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转折点。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机器人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国内头部机器人整机厂商表现亮眼。越疆、优必选和极智嘉分别实现营收1.5亿元(+27.1%)、6.2亿元(+27.5%)和10.2亿元(+32.1%),归母净亏损同比收窄至0.4亿(-31.8%)、4.1亿(-19.9%)和0.5亿(-91.3%)。优必选通过与汽车企业达成近9,000万元订单,标志着消费级机器人商业化落地进程加速。在军用领域,五八智能的“机器狼”产品已参与阅兵展示,景业智能则在核电站场景完成试训,验证了特种机器人应用潜力。
集成商在2025年上半年保持稳健增长,三花智控、拓普集团和银轮股份分别实现营收162.6亿元(+18.9%)、129.4亿元(+5.8%)及71.7亿元(+16.5%)。其中,三花智控通过成立机电执行器事业部,获得客户认可;拓普集团的电驱执行器已批量供货;银轮股份则完成旋转关节模组研发,并构建“1+4+N”产品体系。尽管关税和产能波动导致利润分化(如拓普归母净利同比-11.1%),但企业仍在机器人核心部件领域持续加码投入,凸显行业长期价值。
2025年上半年,汇川技术延续强势表现,而伟创电气(归母净利个位数增长)、信捷电气(利润持平)等企业则受制于行业结构性调整。在机器人领域,通用工控厂商聚焦电机驱动和关节模组开发:伟创、信捷与禾川科技已与头部客户达成合作;信捷计划投资8亿元建设驱控工厂;众辰科技通过收购补强技术链。数据显示,多数企业产品已进入小批量交付阶段,印证行业趋势加速落地。
浙江荣泰、北特科技和五洲新春在2025年上半年分别实现营收5.7亿元(+15%)、11.1亿元(+14.7%)及18.9亿元(+8.1%)。浙江荣泰通过并购拓展精密传动业务;北特科技推进海外产线建设,强化全球化供应能力。机器人领域,丝杠厂商加速产品迭代,多款关节模组进入量产阶段,成为四足机器人与工业机械臂的核心硬件支撑。
奥比中光、凌云光和奥普特在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显著(分别为+104.1%、+25.7%及+30.7%),其中奥比中光首次实现盈利,归母净利达0.6亿元。企业聚焦机器人感知系统开发:奥比中光落地多项场景案例;凌云光旗下元客视界收入增长28%,卡位人形机器人赛道;奥普特成立独立机器人事业部。力觉传感器领域,柯力传感与汉威科技持续完善产品矩阵,成为行业关键硬件的增量市场。
产业拐点已至,核心环节迎长期机遇
2025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机器人产业链各环节均呈现技术突破与商业化加速的双重特征。整机厂订单落地、集成商产能扩张、传感器国产化替代等趋势表明,具身智能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未来5-10年,核心零部件(如电机、减速器、丝杠)与感知系统(视觉/力觉传感)将保持高增长潜力,而具备技术壁垒的头部企业有望在产业变革中持续兑现价值。随着政策支持和技术迭代深化,机器人产业或将成为驱动全球科技革命的重要引擎。
更多机器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机器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中信建投指出,第四季度全面看多人形机器人板块行情,是交易特斯拉第三代Optimus变化和量产预期的重要窗口期,无惧审厂延后等边际扰动。同时国产链条预计Q4来自于资本运作、订单出货、场景落地等消息将不断释放。我们继续看好板块行情,首推T链,同时推荐产业趋势更优、放量更快的传感器、灵巧手、垂类应用端、国产供应链条等环节。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