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石油行业分析报告 >> 2025年油气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政策助力油气行业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不断迈进

2025年油气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政策助力油气行业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不断迈进

2025-03-25 16:47:08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2025年,油气行业正处于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科技的飞速发展,油气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近年来,我国油气行业在保障能源供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开采难度增大、生产效率有待提升、安全环保要求趋严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业互联网的兴起为油气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目前,我国海上油气生产已成为重要的能源增长极,油气供应格局正逐步从“以陆地为主”向“陆海统筹、海陆并重”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也凸显了海上油气开发的重要性。而工业互联网在油气行业的应用,正深刻改变着油气生产的模式和效率。

油气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工业互联网对油气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油气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工业互联网作为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支撑,在油气行业的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融合了多领域关键技术,通过全面连接人、机、物、系统等要素,构建起全新的制造和服务体系,为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关键基础设施。

  通过统筹网络、数据、平台和安全等要素建设,工业互联网能为油气行业提供系统性数字化解决方案。基于对海量生产装置、设备、仪器的全面连接,形成从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决策反馈到现场控制的优化闭环,充分释放数据价值,推动油气行业向更智能、高效、绿色的方向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像中国石油的梦想云4.0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超过10PB数据,沉淀众多公共组件和共享服务,成为支撑勘探开发业务的通用平台;中国石化的“石化智云”平台,连接大量工业设备,兼容多种工业协议,沉淀了丰富的业务和机理模型,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业互联网整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等前沿数字技术,为油气行业构建了新型应用模式。大模型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挖掘油气专业海量数据中的隐藏价值,为降低勘探成本、提高设备可靠性、优化生产流程提供智能化决策,引领油气行业迈向智能化新阶段。数字孪生技术与油气行业的结合,能够实现全系统、全流程的精准映射与实时管理,有力推动无人平台、“黑灯工厂”等创新模式的实现。例如,中国石油打造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涵盖多个层面,实现了多领域的协同;中国石化智能工厂3.0建设的“数据+平台+应用”模式,实现了总部与下属企业的云边端协同。

  工业互联网的兴起,为油气行业注入新活力,推动油气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它实现了设计、工程、生产、运营等环节的全面连接和高效协同,显著提升生产效率,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助力油气行业迈向全新的工业生态。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建设的油气生产指挥系统,具备多种功能模块,实现了管理层级纵向贯通和业务协同横向联动,推动了油田生产运营方式的变革。

  二、中国海油在油气工业互联网建设中的实践成果

  中国海油积极响应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围绕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目标,坚持顶层设计统筹,制定了“1+1+3”工业互联网建设蓝图。遵循特定实施策略,分阶段推进工业互联网能力建设。在2025年前,重点构建集团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统一技术路线,促进数据集成共享和价值挖掘;2030年前,聚焦能力迭代优化与升级,拓展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场景;2035年前,实现对外生态合作与业务模式创新,构建产业生态,形成全集团数字化运营能力。

  通过工业互联网的深入应用,中国海油在多个海上油气田取得显著成果。秦皇岛32-6油田基于“端、边、云”协同的平台架构,对生产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测、预警诊断等操作,创建了新型海上油气开采运营模式,生产效率提升30%,操作成本降低10%,人员减少20%。恩平油田通过设施改造和通信网络建设,实现了海上控制向陆地远程控制的转变,“台风模式”常态化运行,累计挽回产量损失约23万余桶,折合人民币约1.4亿元。这些成果表明,工业互联网引领海上油气生产迈入少人化、无人化新阶段,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天津智能制造基地按照工业互联网架构,应用先进技术,实现了从项目管控、车间建造到厂区管理的全流程智能化,建成国内首个海洋工程装备数字化智能制造基地。该基地投用后,在多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全场产线工效提升25%,综合施工工效提升12%,总装效率提升约30%,推动了传统装备制造产业的转型升级。

  惠州石化建成我国首个“双频5G+工业互联网”智能炼厂,实现了5G石化专网在炼化厂区的稳定覆盖,解决了无线网络在石化厂区的诸多问题。环保管控效率提升15%,环保数据整理效率提升300%,蒸汽损耗率降低超过5%,年累计效益超过5000万元。大峪口化工依托石化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成化肥农产品电子防伪追溯应用,实现了生产、质检、销售等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协作,解决了诸多业务难题。

  三、中国海油深化油气工业互联网建设的未来方向

  安全是工业互联网建设与应用的前提。中国海油将综合考虑设备、网络、控制、应用和数据等各层面的安全防护措施,全面提升安全风险感知能力,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安全防护体系,加强企业内外的安全监测与应急响应机制,确保油气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

  网络是工业互联网实现人机物互联的重要保障。中国海油将综合应用5G、北斗、海缆、散射/微波、高通量卫星等技术,建立海陆干线高速公路,构建海、陆、天融合通信一张网,形成多场景通信解决方案,突破海上通信带宽瓶颈,提升海上通信带宽和稳定性。加快陆地生产厂区生产网络建设,打造大带宽、高可靠、广连接的现场通信网络。

  油气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指出,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生产要素。中国海油将从战略高度系统谋划数据治理工作,对数据进行有效治理,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资产,推动数据驱动的业务创新和决策优化,为油气生产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汇聚分析与优化配置数据、资源、能力的中枢。中国海油将持续加强平台能力建设,逐步构建云边端协同、产业链贯通的能力中心,促进业务知识与技术组件的积累和复用,为企业转型提供高效、稳定、可扩展的数字化能力支撑。

  完善的组织体系和专业的人才队伍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海油将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打破业务领域间的数字隔阂,培育全员数字文化。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专业企业等的合作,共同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工业互联网专业人才队伍。

  2025年的油气行业正借助工业互联网的力量,积极应对发展中的挑战,把握新的发展机遇。工业互联网在油气行业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优化了资源配置,还推动了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中国海油在工业互联网建设方面取得的实践成果,为油气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随着安全防护体系的强化、网络环境的升级、数据治理水平的提升、平台能力的深化以及人才队伍的加强,油气工业互联网将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助力油气行业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不断迈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更多油气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油气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