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化工行业在全球贸易格局重构的背景下,展现出强劲的出口增长势头,同时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技术驱动”的转型。尽管面临美国关税政策调整等挑战,但中国化工企业通过拓展新兴市场、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力度,不断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本文通过对化工行业出口数据和企业转型案例的分析,探讨行业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2024年化工产品出口在整体行业承压的背景下逆势增长。《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化工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有机化工指数仅微涨0.39%,WTI原油同期下跌1.34%。重点监测的36类产品中,仅47%实现价格上涨,其中MMA(24%)、纯苯(14%)等四类产品涨幅超10%;而石油焦(-25%)、燃料油(-8%)等五类产品领跌。从上市公司来看,化工企业呈现明显的结构性分化特征,海外业务收入成为增长亮点。2025年2月,主要石油化工类产品出口总量环比增长1.97%,同比增长15.24%。其中,苯乙烯出口量环比激增1327%,醋酸乙酯出口量环比增长82%。在重点监测的62类主要石化产品中,47%的产品2月出口量处于近五年70%以上的高水平,表明石油化工产品出口量仍处于较高位置。
化工行业正面临从“规模扩张”向“技术驱动”的转型机遇。当前全球产业链重构迎来窗口期,“双碳”政策推进产业升级,新兴市场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促成了化工行业出口增长的核心机遇。中国凭借供应链稳定性和成本优势,承接了中高端制造业的转移,包括特种化学品和锂电池材料等领域。同时,新能源及可降解材料获得了政策的支持和倾斜。然而,化工行业仍面临一些挑战,如高端材料和催化剂等关键领域的国产化率不足,定价权较弱;低碳工艺发展滞后,面临欧盟碳关税的压力;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协同不足,新能源材料与终端应用的衔接需要进一步加强。
化工市场格局分析显示为应对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化工企业正加大在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等地区市场的拓展,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同时,国内化工企业在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力度,以满足市场对高端化工产品的需求。头部企业带动化工产业化结构向高附加值转型,逐步打破国际巨头垄断,并参与进全球市场竞争。例如,聚氨酯生产企业一诺威通过国际化战略聚焦,在海外市场持续取得突破。企业通过对标全球先进,形成共同的标准并达到标准统一,最终内化成企业的质量标准,助推了科研创新、生产管理等一系列体系升级。销售创新也是支撑化工企业海外竞争的一大因素,通过专业的服务能力赢得海外客户的信任,增加客户黏性。
展望2025年,化工品出口将呈现“总量收缩、结构优化”的趋势。传统化工品将依赖新兴市场及转口贸易来维系市场份额,而高端化工品则通过技术壁垒和供应链优势,巩固其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政策引导下的内需扩张与产业升级,将成为有效对冲外部风险的重要手段。企业需加速向高附加值转型,深化新兴市场布局,以技术壁垒巩固全球供应链地位。
五、总结
2024年以来,化工行业在全球贸易格局重构的背景下,展现出强劲的出口增长势头,同时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技术驱动”的转型。尽管面临美国关税政策调整等挑战,但化工企业通过拓展新兴市场、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力度,不断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未来,化工行业需继续深化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拓展新兴市场,以应对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更多化工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化工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