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全球5G网络部署加速和人工智能技术突破,通信产业已成为驱动经济转型的核心引擎。据国际权威机构预测,到2025年全球通信市场规模将超4.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占据35%以上的份额。在此背景下,深圳以通信产业链为基底,通过战略性人才引进政策抢占发展先机,其近期举办的大型招聘活动释放出明确信号——通信领域的人才争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通信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4月13日至14日,深圳作为承办城市携751家企业赴上海开展2025年春季招聘活动,共推出超过3.5万个岗位。其中与通信技术密切相关的AI算法、集成电路设计等岗位占比显著提升,年薪在50万至100万元的职位达4000余个,百万以上年薪岗位超800个。这一规模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67%,显示出深圳在通信产业链升级中的紧迫性与前瞻性。
招聘会现场数据显示,在通信设备研发、5G应用拓展及智能机器人系统开发等领域,企业开出的薪酬水平远超行业平均。例如某新能源行业领军企业为算法工程师岗位提供最高4万元/月薪资,而专注于具身智能技术的企业则以40万80万元年薪争夺机器人软件工程师。值得注意的是,通信与人工智能的交叉领域需求尤为突出,相关岗位数量同比增幅达92%,成为求职者关注焦点。
深圳构建了贯通人才培养全链条的政策体系,针对通信技术研发人才实施精准激励。例如:
应届本科毕业生可获1.5万3万元生活补贴;
博士后研究人员最高享受60万元在站补助及36万元出站留深奖励;
高层次通信领域专家可获得高达540万元的综合支持。
国家级科研机构某重点实验室更针对信息科学博士推出150万元/年的顶级待遇,凸显深圳对通信前沿技术突破的迫切需求。
在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深圳进一步强化了通信领域的国际人才吸纳力度。某国家级未来网络研究院不仅增设人工智能专班,还特别强调在跨境数据传输标准制定、6G预研等方向的用人需求。招聘现场显示,具备多语种能力且熟悉国际通信规则的人才咨询量同比增长210%,反映出深圳正通过人才战略推动通信产业全球化进程。
【总结】
从岗位结构到薪酬体系,再到政策配套,深圳此次人才引进行动清晰勾勒出其在通信领域构建全球竞争力的路线图。通过聚焦AI与5G融合、强化科研机构支撑、拓展国际合作网络三个核心维度,深圳不仅为2025年通信市场增长储备了关键人才资源,更将产业优势转化为持续创新动能。随着通信技术向6G时代演进,这场以“抢人”为核心的战略布局,或将重塑中国乃至全球科技竞争版图的格局。
更多通信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通信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