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跨境支付领域持续升温,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焦点之一。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推进以及相关政策的不断加码,跨境支付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政策支持到技术创新,从区域合作到全球网络覆盖,跨境支付的市场潜力正在被逐步释放。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跨境支付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近期,中国人民银行等机构联合发布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功能和全球网络覆盖。这一政策为跨境支付行业注入了强劲动力。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人民币跨境收付规模达到64.1万亿元,同比增长23%,CIPS系统已覆盖185个国家,处理金额达175万亿元,同比增长43%。这些数据充分表明,跨境支付在政策支持下正加速发展。
区块链技术和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引入,正在为跨境支付行业带来革命性变化。例如,深圳完成了首笔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2亿元大豆贸易实现了分钟级结算,展现了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高效优势。此外,跨境清算公司正在研究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以提升人民币计价的全球贸易、航运及投融资的结算清算效率。这些技术创新不仅降低了跨境支付的成本,还提高了透明度和安全性,为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区域合作是跨境支付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近期,银联国际与越南国家支付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中越两国跨境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同时,柬埔寨国家银行与蚂蚁金服国际启动了Bakong与Alipay+跨境二维码支付服务,这将极大促进柬埔寨及周边地区的贸易活动和金融包容性。这些合作表明,跨境支付正在通过区域化布局,逐步扩大其市场覆盖范围。
随着全球监管环境的趋严,跨境支付行业正在加速向合规化方向转型。高关税政策和境外机构持牌经营要求,推动跨境支付企业密集收购国内支付牌照。同时,相关政策的出台为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指引,进一步规范了行业发展。这种合规化转型不仅提升了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总结
跨境支付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区域合作和合规化转型的多重推动下,正迎来快速发展期。2024年人民币跨境收付规模达到64.1万亿元,CIPS系统覆盖185个国家,处理金额达175万亿元,这些数据充分展现了行业的巨大潜力。未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推进和技术的持续创新,跨境支付市场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多跨境支付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跨境支付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