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前纯碱期货主力合约呈现震荡上行态势,核心驱动源于供应端检修力度增强及下游需求边际改善。截至2024年5月,国内纯碱企业库存维持170万吨高位,但行业开工率回落至87.7%,供需矛盾阶段性缓和推动价格触底反弹。本文通过解析当前产业链动态与关键数据,揭示未来市场演变逻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纯碱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近期纯碱企业检修计划密集落地,行业产能利用率出现结构性调整。截至5月9日统计数据显示:
整体开工率为87.74%,较上月下降0.93个百分点
周度产量降至74.07万吨,环比减少1.1%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产能减量与金山碱厂检修直接带动运输成本升至350400元/吨
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天然碱法生产成本约850元/吨,叠加区域运距因素,基准交割地综合成本锚定在12001250元/吨区间。随着二季度检修计划推进,预计纯碱周度产量将进一步回落至72万吨水平。
下游浮法与光伏玻璃日熔量指标显示行业回暖迹象:
1. 浮法玻璃领域
日熔量回升至15.63万吨,环比微增0.45%
产线开工率75.24%,维持近三年低位运行
2. 光伏玻璃板块
受政策驱动日熔量反弹至9.88万吨
需求释放受制于库存压力,采购端保持谨慎
值得注意的是,光伏玻璃产能恢复较2023年峰值仍低9.8%,浮法玻璃产线数量同比减少32条,整体需求增量空间受限。行业统计显示纯碱企业库存170.07万吨,虽环比持平但同比激增91%,去库压力依然显著。
当前生产利润结构呈现以下特征:
氨碱法企业成本降至1300元/吨(环比降1.2%)
联碱法成本1259元/吨(环比降1.04%)
行业平均利润维持在275325元/吨波动区间
成本曲线显示纯碱价格已逼近盈亏平衡点,若期价回落至1300元/吨附近将触发生产端减产保护机制。从估值维度分析,短期价格将在13001450元/吨箱体内震荡,突破需等待库存实质性去化或需求超预期增长。
总结:在2025年行业周期视角下,纯碱市场仍面临产能过剩与结构性调整的双重挑战。供应端检修形成的阶段性支撑叠加成本刚性,为价格提供底部缓冲;而下游玻璃行业的复苏力度和库存消化进度将成为主导行情的关键变量。短期内13001450元/吨的价格区间或持续至三季度末,趋势性上涨仍需等待供需关系根本改善的信号。
更多纯碱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纯碱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