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总标题含核心关键词及数据要素)
在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背景下,2025年启东市持续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锻造产业链协同创新、技术转化和产业集聚三大能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量质齐升。上半年数据显示其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显著提升,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25年前五个月,启东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62.15%,较去年同期增长0.74个百分点,在南通地区保持首位。这一成绩源于其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速推动"通江达海、接轨上海"的科技资源联动布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55.6亿元,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营收同比增长25%,彰显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持续强化。
启东通过精准实施"三管齐下"策略——深化科技招商网络建设、加速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推动专精特新产业集群发展,构建全周期创新生态。截至二季度末,累计认定普通科创项目96个,高成长型科创项目34个,较去年同期增长18%和61.5%。尤其在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形成集聚效应,为全年招引超200个科创项目的阶段性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机制,启东加速释放创新平台赋能价值。北大生科华东产业研究院等3家市级重点研发机构持续发挥支点作用,并新增与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共建的船舶海洋工程实验室投入运营。这些举措直接带动上半年产学研合作项目数量同比增长40%,预计全年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将突破15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向460家目标稳步迈进。
在政策引导方面,启东依托"高新技术企业五年倍增计划收官战",强化惠企政策精准供给。数据显示,上半年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同比增长37%,新型研发机构孵化企业数量达41家,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创新矩阵。通过深化与长三角高校院所的战略合作,区域技术转移网络密度提升28%,为产业链补链强链提供持续动能。
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启东市在锻造科技创新引擎过程中展现出强劲发展韧性。通过强化科技招商精准度、加速创新载体建设、深化产学研协同等多维举措,不仅巩固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领先地位,更在全国县域创新驱动发展中树立标杆案例。随着下半年重点项目的持续推进和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其"向海图强"战略目标有望实现新突破,为长三角北翼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创新动能。(数据截至2025年6月30日)
更多锻造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锻造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