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全球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加速转型,焊接机器人作为提升焊接质量、降低人工成本的重要工具,市场需求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以下是2025年焊接机器人市场前景分析。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焊接机器人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全球焊接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7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约35%),而全球焊接产业整体规模将突破4000亿美元,其中焊接机器人占比约10%-12%。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制造业自动化升级、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发展以及政策对智能制造的扶持。
中国、北美、欧洲占据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其中中国因制造业规模和政策支持成为最大单一市场,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400亿元(含焊接设备整体市场)。
2025年中国焊接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166亿元(2023-2030年累计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的35%以上。若包含焊接设备整体市场,规模将突破400亿元,2020-2025年CAGR高达18%。
汽车制造占焊接机器人需求的40%以上。特斯拉、比亚迪等企业采用激光焊接、搅拌摩擦焊等技术,提升车身强度和轻量化水平。冰箱、空调等家电外壳焊接需求稳定,焊接机器人可提升产品一致性和生产效率。
安川、发那科、OTC、松下等企业凭借高精度、高稳定性产品,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例如,OTC已开发出七轴弧焊机器人,适应复杂空间焊接需求。
瑞士ABB、德国KUKA、意大利COMAU等企业通过并购整合,拓展在华市场份额。例如,KUKA被美的集团收购后,加速本土化研发和生产。
埃斯顿、埃夫特、凯尔达等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并购整合,逐步缩小与国际品牌的差距。例如,埃斯顿2023年焊接机器人销量突破1万台,国产份额提升至36.4%。
本土企业在AI视觉算法、七轴联动技术、激光焊接工艺等领域取得进展。例如,哈工现代推出的IBWSV1.2智能系统,将非标件焊缝识别精度提升20%,负载自适应能力覆盖全类型焊缝。
焊接机器人市场前景分析指出,全球焊接机器人市场规模2030年预计突破100亿美元,2025-2030年CAGR达15%以上。中国焊接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增至47.31亿元,2023-2030年CAGR达30%以上。其中,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能源装备等领域需求占比将超过60%。
2030年全球智能焊接机器人市场CR5预计达60%,国际品牌与本土头部企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将围绕焊接机器人构建产业生态,整合上下游资源。例如,哈工现代与近200家优秀企业客户合作,覆盖重工、工程机械、高铁动车等多个行业领域。
综合来看,焊接机器人正处于从“替代人工”向“引领制造变革”的重要阶段,谁能在技术、服务与生态系统上率先突围,谁就将在未来的产业竞赛中赢得先机。
更多焊接机器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焊接机器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