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截至2025年7月,我国民航运输业持续复苏,航空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38%,但国际航线竞争压力显著上升。国内航空市场呈现头部企业主导格局,高铁网络覆盖区域对短途航线形成替代效应,推动行业寻求多式联运创新突破。在此背景下,《推进“空铁联运”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任务清单(2025—2027)》的发布,标志着民航与铁路两大交通体系进入深度融合新阶段。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民航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已建成39个综合交通枢纽机场,但空铁无缝衔接的枢纽仅占18%。任务清单明确要求建设融合一体的联运设施,鼓励在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群重点推进“轨道进机场”工程。例如北京大兴机场正扩建高铁站台,旅客换乘时间将缩短至8分钟以内。通过优化硬件设施联通基础,民航与铁路运输效率有望提升40%,进一步缓解枢纽拥堵压力。
国内航司已与12306平台建立合作的仅占三成,任务清单提出将支持更多航空公司接入铁路信息平台。预计到2027年,空铁联程票务覆盖率将在现有基础上翻倍,重点拓展中西部枢纽城市航线。针对国际入境游市场,民航部门正与铁路部门共同设计“飞机+高铁”跨境产品,覆盖东南亚及欧洲主要客源地,有望带动相关航线客运量增长15%-20%。
当前空铁联运安检重复率高达67%,任务清单提出建立互认机制后将减少约80%的重复流程。在应急保障方面,要求航空与铁路运营方共享延误预警系统,通过信息互通缩短航班高铁接驳调整时间至30分钟内。非正常情况下的旅客权益保障细则也将细化,包括联程退改签联动处理、补偿标准统一等条款。
民航局与国铁集团将建设国家级空铁信息平台,实现航班动态、列车时刻、票务库存的实时交互。截至2025年6月,试点项目已使联程产品查询效率提升3倍,未来三年计划覆盖全部千万级客流机场。技术标准统一后,预计可降低联运企业运营成本约12%,为市场提供更多价格优惠空间。
随着空铁联运政策落地,民航运输将突破单一业态瓶颈,在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和技术协同三个维度构建新发展格局。至2027年,通过“硬联通”与“软联通”的双向发力,预计可释放超过500亿元的市场潜力,推动我国综合交通体系向更高水平一体化迈进。
更多民航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民航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