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2025年,薄荷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据市场研究机构报告显示,全球薄荷产品的市场规模预计在今年将达到数十亿美元,并且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稳定增长。薄荷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药食兼用植物,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发展。然而,在薄荷的生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非生物胁迫因素,这些因素对薄荷的生长发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深入了解这些非生物胁迫对薄荷生长的影响,对于提高薄荷的产量和品质,推动薄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薄荷的茁壮成长与光质紧密相连。在生长前期,适量的蓝光照射可有效提升薄荷茎段生根速率与腋芽萌发速率;而到了生长后期,合理供给红蓝混合光,则有助于植株整齐生长。相关研究表明,蓝光能够显著促进薄荷茎的粗壮生长,红蓝光搭配不仅能促进根的生长,还有利于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当红蓝光配比达到 6∶1 和 3∶1 时,薄荷的光合作用得到较大改善,有助于消除光抑制现象,促进植株干物质的积累。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薄荷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尽管薄荷较适宜在阳生环境下栽培,适度遮阳也利于其生长发育,但长期处于弱光环境,对薄荷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在弱光环境中,薄荷营养吸收以及生长代谢易受抑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受到不良影响。植株通常表现为细高、叶片数量少、根系生长缓慢、光合速率降低、有机物积累量减少等。密植会抑制薄荷叶片的光合能力和光系统 II(PSII)功能,可能导致 PSII 的光能利用率下降和激发能耗散增强。在弱光胁迫后期,薄荷合成的可溶糖和可溶性蛋白由于光合作用受限而无法满足其需求,可能使细胞膨压失衡,最终导致死亡。
干旱胁迫对薄荷的生长有着显著的制约作用。在干旱条件下,植物叶水势降低,叶片易脱水,气孔关闭,从而抑制光合作用。干旱还会影响生物膜结构的完整性,使植物活性氧量增加,损害其产量和品质,严重时甚至导致植株死亡。研究表明,干旱胁迫对薄荷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高分子渗透剂 PEG - 6000 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
不过,薄荷自身也具备一定的抗旱能力。它能够通过调整幼苗形态与改变生理指标来响应干旱胁迫。在干旱胁迫初、中期,薄荷通过光合色素、丙二醛等物质含量的改变及自身保护酶的协调来提高抗旱能力;但在干旱胁迫末期,薄荷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尽管其保护酶仍可保持一定活性。
重金属铬(Cr)、铅(Pb)、镉(Cd)对薄荷的生长呈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环境中的重金属 Cr 主要以 Cr(Ⅲ)和 Cr(Ⅵ)两种形态存在,其中 Cr(Ⅵ)具有高毒性、易迁移、生物可利用性强的特点。随着 Cr(Ⅵ)质量浓度和培养时间的延长,薄荷根系活力呈下降趋势,丙二醛含量呈增加趋势,当 Cr 质量浓度超过 40mg/L 时,会损害其抗氧化酶系统,影响薄荷生长。而随 Cr(Ⅵ)浓度的增加,薄荷的根长与株高先增加,其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下降再上升再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Pb 胁迫会显著影响植物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膜质过氧化反应。当 Pb 浓度增加时,薄荷幼苗株高呈明显的低浓度 Pb 促进、高浓度 Pb 抑制效应,以 200mg/L Pb 浓度对薄荷的促进效应最为显著。薄荷秆是吸附废水中铅离子的良好植物材料之一,且薄荷在 1000mg/kg Pb 浓度下仍表现出较强的耐性特征,具备作为 Pb 污染土壤稳定修复植物的潜力。
Cd 胁迫对薄荷生长发育总体呈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态势,且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Cd 胁迫会抑制薄荷生长,且 Cd 主要积累在地下部分。在 0.1 - 5.0mg/L Cd 浓度处理下,薄荷的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及可溶性糖含量均随着 Cd 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而植株质量及叶绿素含量则随 Cd 浓度升高而降低。
土壤盐碱化是由氯化物、碳酸盐、碳酸氢盐等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长期积累形成的,这会对薄荷的生长产生干扰。在盐碱胁迫下,植物正常生理代谢平衡紊乱,体内活性氧过量,自由基无法得到有效清除,从而诱发细胞膜结构损伤,最终抑制植物生长。
研究显示,100mmol/L NaCl 明显抑制了留兰香薄荷的生长,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其株高、干重、鲜重、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降低趋势,而 POD、CAT、SOD 活性呈上升趋势。在 100 和 150mmol/L NaCl 胁迫下,椒样薄荷能够正常生长,但在 200 和 250mmol/L NaCl 胁迫下,其生长受到抑制。中度盐胁迫(50mmol/L NaCl)可增加薄荷中挥发油的含量,而重度盐胁迫(100mmol/L NaCl)会抑制挥发油的合成和积累。在混合盐胁迫条件下,薄荷种子萌发和胚芽生长受抑制程度与混合盐浓度有关,而胚根生长受抑制程度则与 pH 有关。盐碱地长期施用中草药专用有机肥可增加土壤碳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有效促进薄荷各项生理指标的增长,进而增加经济效益。
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多种其他因素影响着薄荷的生长。在 CO₂浓度(400×10⁻⁶、750×10⁻⁶)和水分含量胁迫下,薄荷株高和根长会受到明显影响。CO₂浓度升高有利于增加薄荷株高、根长及叶片数,降低比叶面积;而降水量减少会使薄荷株高、根长等形态指标降低。高浓度臭氧胁迫会明显加速薄荷叶片的衰老和脱落,以及破坏其抗氧化系统的功能。薄荷喷施胁迫激素茉莉酸甲酯后,其体内的倍半萜类、脂肪族类及芳香族类成分以及单萜成分同分异构体相对含量和组成会发生改变。8 - 10℃处理会严重抑制薄荷种子的萌发及生长。在高温胁迫下,薄荷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H₂O₂浓度以及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有效缓解了活性氧对薄荷幼苗的损害。
综上所述,光、干旱、重金属、盐碱等非生物胁迫以及其他多种环境因素,都对薄荷的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发育有着重要影响。在2025年及未来,随着环境变化的日益复杂,深入研究这些非生物胁迫对薄荷的影响机制,加强复合胁迫的研究,对于提高薄荷的产量和质量,推动薄荷行业的稳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只有充分了解薄荷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特性,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优化薄荷的种植环境,提高其抗逆性,从而满足市场对薄荷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
更多薄荷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薄荷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