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全球科技巨头苹果公司于北京时间8月1日发布2025财年第三财季报告,数据显示其总营收达940.4亿美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234.34亿美元(同比增长9%)。本季度iPhone、Mac和服务业务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大中华区结束连续七个季度下滑,收入同比提升4%,创下自2021年12月以来最强劲增长。本文基于最新财务数据及市场动态,解析苹果在产品布局、区域表现与战略调整中的核心动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苹果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苹果第三财季各地区收入全面增长:美洲区411.98亿美元(+9%)、欧洲区240.14亿(+10%)、大中华区153.69亿(+4%)、日本区57.82亿(+13%)、亚太其他地区76.73亿(+20%)。iPhone业务收入达445.82亿美元,同比增长13%,创同期历史新高。库克在财报会议中强调,iPhone 16系列销量较前代增长超两位数,并透露其总出货量突破30亿部里程碑。亚太新兴市场如印度、中东成为关键增长极,抵消了iPad(收入同比降8%)和可穿戴设备业务的下滑压力。
经历七季度同比下降后,苹果在华表现迎来转折。数据显示,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长4%,主要受益于政府消费电子补贴及产品调价策略。此前苹果将iPhone 16系列降价至历史低位,精准卡位“6·18”购物节点,推动销量回升至国内前三。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市场活跃设备安装基数再创新高,iPhone用户忠诚度持续巩固。
服务业务收入达274.23亿美元(+13%),成为第二大营收支柱。但外部压力显现:美国司法部拟取消谷歌默认搜索协议或影响其年化6%的总收入;Vision Pro等硬件配套软件生态仍需时间验证市场接受度。面对AI浪潮,苹果加速内部资源调配——软件工程团队与Vision Pro负责人接管AI项目,并计划明年推出个性化Siri升级。然而,近期AI人才流失至Meta暴露技术竞争风险。
第三财季8亿美元关税成本凸显制造端困境。为降低对中国依赖,印度产线占比持续提升,目前供应美国市场的iPhone中44%来自印度(同比增227%)。但新挑战接踵而至——美国拟对印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迫使苹果在成本与合规间寻找平衡点。底特律制造学院等本土化投资虽推进“美国优先”战略,但短期难抵利润挤压。
技术革新与政策博弈下的苹果战略十字路口
2025年第三财季财报印证了苹果传统业务的韧性,iPhone、Mac及服务板块协同发力支撑其重回增长轨道。然而,在AI赛道落后、供应链成本攀升等多重压力下,未来表现取决于两大核心变量:一是能否通过Vision Pro和个性化Siri重塑软硬生态壁垒;二是如何在关税政策与地缘政治中优化全球产能布局。苹果的每一步选择,不仅关乎自身3万亿美元市值的突破,更将深刻影响消费电子行业的技术演进方向。
更多苹果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苹果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