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随着国家育儿补贴政策的推出,网络平台流传出"婴幼儿奶粉价格普遍上涨30-50元/罐"的消息引发热议。对此,国内多家头部乳企明确回应称未对产品进行调价,行业数据显示当前市场仍处深度调整期,供需关系与竞争格局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奶粉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尽管社交平台流传涨价传闻,但伊利、飞鹤、贝因美等主要乳企已公开澄清旗下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未上调售价。市场监测数据显示,近半年内头部品牌官方渠道网售价格总体平稳,虽存在促销活动导致的短期波动,但并未出现全行业性提价趋势。2025年8月最新调查显示,七成母婴门店反馈奶粉价格保持稳定,三成门店调整与育儿补贴无关,主要系常规营销策略所致。
统计显示,我国0-3岁儿童数量已从2018年的5010万人锐减至2023年的2850万人,市场需求萎缩直接导致行业产能过剩。尽管2024年生育率出现微弱回升迹象,但企业普遍预期2025年出生率仍将面临小幅下滑压力。当前市场呈现"量价齐压"态势:一方面终端零售价格战余波未平,另一方面渠道库存消化难度加大,多数品牌优先考虑市场份额而非短期利润空间。
经历2024年激烈的价格战后,主流奶粉企业开始实施控货控价策略。通过收缩促销幅度、优化产品结构等举措,市场秩序正趋于规范。母婴渠道调研显示,当前经销商普遍采取"以销定产"模式,仅在特定节假日推出有限度的折扣活动。某连锁母婴店负责人表示:"能顺利出货已是经营重点,现在谈涨价根本不现实。"
尽管育儿补贴政策释放了鼓励生育的积极信号,但短期内对奶粉消费的实际拉动效应仍待观察。行业分析指出,2025年国内婴配粉市场竞争将呈现两大特征:其一,供给端通过产品升级(如A2蛋白、HMOs添加等)提升附加值;其二,需求端受人口结构影响仍将保持谨慎消费态势。
来看,在出生率长期承压的宏观背景下,2025年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期:企业竞争从价格厮杀转向产品创新与渠道深耕,市场重心逐步向高端化、细分化方向迁移。未来需重点关注政策落地对生育意愿的实际提振效果,以及消费端在品质升级方面的潜在需求释放空间。当前市场价格体系的稳定态势表明,行业正在探索新的平衡点以应对长期人口红利消退带来的挑战。
更多奶粉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奶粉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