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前中国奶粉市场正经历多重因素交织的复杂环境。随着育儿补贴政策落地及进口清关流程优化,高端产品需求持续释放,但价格体系呈现差异化波动特征。外资品牌通过控货提价巩固超高端优势,国产奶粉则在恢复价盘过程中展现韧性,行业竞争格局加速重构。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奶粉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近半年奶粉终端价格受促销活动影响显著分化。线上渠道中,皇家美素佳儿3段产品价格区间为298-356元/罐,价差达19.4%;线下商超国产奶粉如飞鹤星飞帆卓睿3段促销价低至267元/罐,显示国产与进口品牌定价策略的明显差异。行业数据显示,国际大包粉原料成本压力传导至终端产品:新西兰全脂奶粉7月拍卖价格同比上涨2.1%,叠加跨境购政策调整,部分外资品牌通过新品上市实现结构性提价。
国产奶粉经历2021-2024年的价格战后正逐步修复渠道体系。监测显示,主流国产品牌平均出厂价较2019年仍低约8%,但终端促销力度减弱带动价盘企稳。反观外资品牌,通过严格控制渠道供货量、限制线上折扣,维持300元以上高端价位带主导地位。例如皇家美素佳儿新推出含HMO成分的超高端产品,定价较原有系列提升7.5%至386元/罐,凸显其在配方升级中的溢价能力。
跨境电商新政加速外资品牌布局。2024年1-5月超高端奶粉市场同比增长4.2%,其中含HMO、A2蛋白等成分的产品增速达9%。菲仕兰财报显示,美素佳儿业务上半年营收增长18.1%,其中国区贡献显著;达能爱他美通过线上渠道拓展实现特殊营养品业务增长12.9%。政策层面进口清关时效缩短30%,推动外资奶粉加速抢占细分市场。
当前奶粉价格体系呈现"国产稳中有升,外资结构性提价"的双轨特征。预计未来竞争将聚焦于产品功能创新与服务生态构建:一方面通过有机认证、临床验证等提升配方价值;另一方面依托母婴店专业化服务增强用户黏性。行业分析表明,具备全生命周期营养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将在政策红利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来看,2025年中国奶粉市场在政策引导与消费升级驱动下呈现多元化竞争态势。价格波动本质是供需结构优化的短期表现,长期看企业需通过技术创新、渠道深耕和增值服务构建差异化竞争力,方能在百亿级市场规模中把握增长机遇。数据表明,具备持续研发投入及精准渠道管理能力的企业将主导未来3-5年行业格局重塑进程。
更多奶粉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奶粉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