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前我国仓储行业运行呈现稳中有变的特点。作为反映经济活跃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仓储数据的变化既折射出市场需求端的短期波动,也传递着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方向信号。在7月关键时间节点的数据表现中,行业虽面临季节性挑战,但整体韧性仍存,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仓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仓储指数本月录得50.1%,较6月下降0.9个百分点,连续第九个月保持在50%以上景气线。这一数据表明仓储行业整体运行态势依然稳健,但增长动能有所放缓。从构成指标看,期末库存指数上升3.3个百分点至51%,而新订单(降1.6点)、平均库存周转次数(降7.2点)和业务活动预期(降1.4点)等分项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显示仓储需求与运营效率短期承压。
分品类数据显示库存变动存在显著差异:钢材、化工产品、机械设备等工业品期末库存高于荣枯线,反映出生产端原料储备增强;有色金属、农副产品的低库存则暗示消费需求相对活跃。值得注意的是,家电与日用品等消费品库存同步攀升至51%,可能预示终端市场去库存压力增大,需关注后续促销政策效果对仓储周转的影响。
新订单指数下滑至临界点(50%),其中矿产品、医药等民生相关领域需求收缩明显,而机械设备与化工品保持扩张态势。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48.5%的降幅,结合期末库存上升的表现,印证了高温多雨天气对仓储业务效率的直接影响——运输受阻导致商品积压,企业周转压力加剧。
从预期指标看,尽管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环比下降1.4个百分点至52.3%,但仍保持扩张基调。随着8月汛期逐渐结束及宏观政策加码发力,仓储行业有望迎来供需两端修复机遇。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①具备气候适应性设施的第三方仓储企业;②服务于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新兴领域的专业仓储服务商;③通过数字化升级提升周转效率的企业标的。
来看,2025年7月仓储数据既揭示了短期天气因素带来的运营波动,也反映了行业在逆周期调节下的抗风险能力。库存结构的动态变化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细分赛道布局线索,而政策端持续释放的支持信号则进一步强化了行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逻辑。随着不利气候影响消退及基建投资加速落地,仓储业将在保障供应链稳定中发挥更重要作用,并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更多仓储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仓储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