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前经济环境下,中国仓储行业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呈现结构性复苏态势。2025年以来,随着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及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仓储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与资源整合提升运营效率,政策环境持续释放利好信号,重点企业在细分领域竞争力显著增强。最新数据显示,行业核心指标稳步向好,为全年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仓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中国仓储指数为49.6%,较8月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这一回暖趋势主要受益于夏季极端天气影响消退及传统消费旺季的提前启动。新订单指数回升1.5个百分点至51%,重新站上荣枯线,表明仓储业务需求正快速释放。政策层面,202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物流网络韧性提升计划”有效提振市场信心,重点企业通过扩大智能仓储设施建设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
分项数据显示,有色金属、矿产品和医药等关键品类新订单指数均处于扩张区间,反映出资源型与医疗健康领域供应链的强劲活力。其中,钢材、农副产品以及棉麻类存储需求同步上扬,设施利用率指数达到51%,较二季度末提升3个百分点。政策对绿色仓储及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的支持措施,推动重点企业加速布局区域分拨中心建设,进一步强化核心竞争力。
从基础设施维度看,钢材和有色金属仓储企业的设施利用率表现尤为突出,相关指数均超过50%临界值。农产品仓储领域受益于秋收季提前及冷链物流补贴政策落地,存储周转效率同比提高8%,成为区域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抓手。重点企业通过物联网技术升级实现库容动态调配,有效化解季节性供需波动风险。
行业前瞻性指标显示,业务活动预期指数持续位于55%以上的高景气区间,且较二季度均值提升2.3个百分点。同时,企业用工需求环比增长14%,印证了市场对四季度发展的乐观判断。政策层面,《2025年仓储业数字化转型指导意见》的出台,进一步明确智能仓储、应急储备等重点方向,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长期动能。
尽管第三季度受高温限电及局部疫情反复影响出现短期回调,2025年1-9月仓储指数均值仍达到49.7%,较去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这一增长凸显出行业抗风险能力的持续增强,重点企业通过灵活调整库存策略与客户结构,在应对突发扰动时展现出更强适应性。
当前中国仓储行业发展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的关键阶段。政策红利释放、技术迭代加速以及重点企业的创新实践共同构成核心驱动力,而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回暖则为行业注入新活力。随着“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的推进及2025年底关键节点的到来,预计四季度仓储业将在保通保畅、绿色低碳等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持续发挥供应链枢纽功能。
更多仓储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仓储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