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食品科学认知度的提升,食品行业的宣传内容愈发受到社会监督。2025年8月,某知名零食品牌因在产品广告中错误呈现花生生长方式引发舆论热议,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企业内容审核的漏洞,更折射出行业发展的深层矛盾。与此同时,我国花生产业正面临种植技术革新、市场需求变化及竞争格局重塑等多重挑战。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花生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作为豆科落花生属植物,花生独特的“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特性使其成为农业科普的重要案例。近期某品牌在电商平台发布的广告中,却出现花生果实长在树上、收割机直接采收等明显违背生物学常识的错误画面。此类失误反映出企业在内容制作环节对基础农学知识的忽视——花生子房受精后必须插入土壤发育成果实,“落花生”的名称正源于这一特性。品牌方虽已致歉并修正素材,但消费者评论直指其“从设计到审核全链条缺乏常识”,暴露出企业专业性与严谨性的双重缺失。
据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该品牌主营收入同比下滑27.21%至28.29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达9355万元,创上市以来同期最差业绩。第二季度表现更为严峻,单季营收10.97亿元再降23.57%,电商、加盟、直营三大核心渠道全面承压:电子商务销售额4.05亿元(同比-27%)、加盟业务3.46亿元(-31.87%)、直营零售3.48亿元(-19.65%)。尽管团购业务逆势增长12.84%,但整体颓势难掩。截至二季度末,门店总数缩减至2445家,主动淘汰低效门店的策略背后实为扩张乏力的真实写照。
在辣味休闲食品细分市场中,该品牌位列第五名,面临卫龙等头部品牌的挤压。行业数据显示,消费者对高性价比产品的需求持续攀升,而其“高端定位”战略遭遇市场阻力。当前花生产业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深加工技术推动附加值提升;另一方面低价竞争仍主导大众消费场景。企业亟需在产品研发、供应链效率及渠道精细化运营上寻求突破——例如通过数字化种植优化原料成本,利用AI质检确保产品一致性,并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体系。
2025年的花生产业正经历从传统农业向科技驱动的转型阵痛。良品铺子的广告事件不仅是内容审核疏漏的警示,更是行业在增长乏力期需回归本质的缩影。未来企业唯有深耕花生全产业链优势,强化科学认知与市场洞察的结合,方能在竞争红海中重塑根基、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如花生果实深植土壤才能茁壮成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必须建立在扎实的技术积累与消费者需求洞察之上。
更多花生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花生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