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电脑周边行业分析报告 >> 服务器存储应用现状与趋势分析

服务器存储应用现状与趋势分析

2006-10-20 08:26: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数据量与日飞涨,企业对于存储量的需求大幅升温,高端存储这个词眼在业内人士的口中,出现的也是愈加频繁。 

  说到企业服务器高端应用,总有一个必不可少的话题,那就是存储。科技总是在进步,企业级存储从最初的封闭系统存储型态发展到SAN的光纤应用,已经建立起一个成熟的应用系统。那么综观市场的主流技术,高端存储的发展方向将朝向哪里呢?在这里,笔者将从主流存储技术各自的特点出发,分析一下高端存储的发展趋势。

    存储的分类
  存储技术从技术层面总的可分为封闭系统存储与开放系统存储。封闭系统存储因为可扩展性差,无法跟随时代的需求,因为逐渐被主流市场所抛弃,目前市场中以开放系统存储占据绝大多数。

  开放存储又可以分为下级的内置存储和外置存储。与封闭存储相似的,因为内置存储可扩展性差,其虽然还是会被很少一部分用户使用,但一般都是应用于PC式的低端存储上,用以备份数量较少但是重要的文件。

  外置存储的特点是可扩展性强,数据传输速度快,能够满足企业日愈飞涨的存储量的需求。也是因为外置存储的这些特点,将其推向高端存储应用的宝座。那么,主流的外置存储又有哪些呢?

    DAS存储
  DAS,英文全称Direct Attached Storage,意译为“直接外置存储”。
  DAS存储相对比较传统,采用这种DAS技术的存储服务器,其物理结构跟PC机类似,是把外部磁盘阵列、磁带机等设备直接连到服务器总线上,外部存储设备相当于服务器整机的一部分,这就直接完成了一个存储服务器的构造。

    NAS存储
  NAS,英文全称Network Attached Storge,意译为“网络附加存储”。
  NAS在以往的存储方式上做了很大改进,其独立于服务器,是第一个为网络数据存储专门设计开发的一种文件存储系统。

  NAS存储通过网络连接磁盘阵列、磁带机等各种存储设备,在提供了强大的存储容量扩展性同时,NAS服务器自带的存储操作系统,也很好的保障了整个存储系统的可管理性。

    SAN存储
  SAN,英文全称Storage Area Network,意译为“区域网络存储”。
  SAN的原理是将网络内的存储设备通过光纤通路(FC通路协议支持)单独连接,再通过光纤交换机与企业网络进行连同,以光纤的高速保障存储设备之间、存储设备与企业网络之间的快速连同,并同时具有强大的扩展性能。

    各种存储系统的技术优劣分析
  从以上对于三种主流存储系统的构造与原理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各存储技术很明显的感觉到其中的差别:

    DAS存储系统的日日没落
  由于技术以及网络等大环境的限制,在存储系统发展之初,DAS存储已经是打破封闭存储的界限产生的一个可扩展的新概念,而由于当时信息技术发展还比较缓慢,信息量非常少,采用DAS存储已经能够满足当时主流企业的存储需求,这些环境原因带来DAS存储风光一代而无以争雄的时期。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数据量的爆涨,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了DAS无法顺应时代的事实:

  1)DAS存储设备挂在服务器总线上,本身是属于服务器的一部分,这种存储方式对于服务器总线技术存在很大的依赖性;

  2)服务器总线技术的发展非常缓慢,总线存储设备接口的限制制约了DAS存储的容量扩展;

  3)服务器总线带宽虽然随着技术的发展有所增加,但仍然赶不上现代存储对于带宽的需求;

  4)通过增加服务器内存容量的方式虽然可以对存储性能有所提高,但是这样也带来成本的头重脚轻,不利于TCO的预算。

  在以上事实的基础上,卡内基梅隆大学还做过一个测试,结果表明,在大量客户端请求的时候,服务器便成为新的访问瓶颈,这种瓶颈效应甚至导致存储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只有3%。 

  这就产生了一个结果,随着用户对存储系统的功能需求和容量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得采用DAS存储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要,由此连带的效果是DAS存储目前只存在于一些中小企业的低端存储应用中。

  看过在低端徘徊的DAS系统,我们再来看看中高端存储市场中的NAS与SAN。

    NAS存储结构
  NAS存储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NAS系统采用了独立的存储操作系统,在连接网络存储设备的同时,为整个文件存储系统提供了优越的管理性;

  2)NAS系统通过IP连接各存储设备,具有强大的可扩展性一下此外;
  3)NAS系统的采用普遍流传的TCP/IP网络技术,建立与维护成本相对低廉,更容易被主流市场所接受;

  4)NAS系统主要是由分布在网络内部的各个存储系统组合而成,其中一个设备出现故障,不会影响其他设备;

  5)NAS系统内各存储设备分布开来,对于NAS主存储系统的性能及网络资源消耗几乎没什么影响。

  总的来看,NAS系统管理性、扩展性、性价比突出,而且采用的技术更为普遍,因而受到主流的中高端市场强烈追捧。

    SAN存储系统的高歌猛进
  SAN存储系统内部通过光纤网络传输,主要有以下一些优点:
  1)SAN系统组成利用光纤协议,通过光纤网络连通各存储设备,可扩展性优秀;
  2)SAN系统中各存储设备通过光纤(使用FC协议支持)通路进行连接,相对NAS,大大的增加了存储系统内各设备间、存储系统与企业网络之间的数据交换速度;

  3)SAN系统将各存储设备通过光纤网络连接,在区域内先组成一个大的存储网络,然后再与企业网连通,相对以往存储系统,在可管理性上有很大改进;

  4)SAN系统组成的存储系统,是一个独立的存储网络,相对NAS系统具有一定的便利性:技术维护不需要跑来跑去到处找分布在各出的存储设备,只需要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内进行即可。

    SAN存储结构
  SAN系统的扩展性能强大,同时,由于SAN系统采用了光纤传输,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对于存储系统的两项重要指标——可扩展性与速度——进行了非常完美的诠释,这也带动了SAN系统在高端存储领域的一路高歌。

    优势互补的存储趋势:
  单独看以上三个主流存储系统的特点:
  DAS对于存储需求的扩展性和速度都无法满足社会现实的需求,这也导致了其在存储社会最底层小区域活动的结果。

  NAS系统采用了独立的存储操作系统,扩展性能强大,数据交换速度有很大的提升,技术含量相对较小,系统各项指标成本相对低廉,这些优势使得其占领了高中低端市场的大部分分额。

  SAN系统采用光纤技术传输,把存储系统传输速度上升到一个顶尖的高度,而且存储量的扩展性也是超强,这些优势使得其占据了大型机构高端存储的大部分市场,并在中端存储市场的关键应用中大面积铺设。

  专门对比NAS和SAN,我们可以发现:NAS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更便于管理,而且价格相对低廉;SAN具有光纤传输的高速度,并且将所有存储设备置于单独的光纤网络中,便于维护。

  世界发展的一个趋势是融合,因为这样可以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实现更好的收益。

  在这样的情势下,就有商家将NAS与SAN进行不同的组合,以使存储系统兼顾可管理性、可扩充性、传输速度、可维护性、TCO预算等用户关注热点。

  需求导向市场,在服务器存储市场中能够迎合用户需求,就是顺应市场。我们可以相信,在仍以NAS、SAN的单独应用为主流的中高端存储市场中,融合NAS与SAN两种技术,实现优势互补的结合方式,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开辟一片更加光明的前景。

更多服务器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服务器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服务器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