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宏观经济行业分析报告 >> 新闻分析:央行报告警示三大因素加大中国通胀风险

新闻分析:央行报告警示三大因素加大中国通胀风险

2007-11-09 13:42: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中国人民银行在8日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说,在内外部经济继续较快增长、国际收支顺差及经济结构性矛盾持续累积的背景下,粮食价格、能源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行压力增大是通货膨胀风险扩大的三个主要因素,整体价格很可能继续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今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6.2%。其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6.9%,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了43.0%。

央行报告指出,目前国际 粮食供需趋紧,国际粮价进一步上涨,小麦价格创历史新高,稻米和大豆价格也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受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及工业用粮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国内粮食供给总体偏紧的状况仍将持续,有可能继续推动CPI上涨。

近日国际油价不断走高。央行报告认为,如果地缘政治局势动荡,尤其是一些石油产品和出口国政治局势持续动荡,原油供给安全难以得到切实保障,油价可能进一步上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自11月1日零时起,将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各提高500元。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缓解国内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加剧引发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央行报告认为,从国内看,理顺资源能源价格是合理反映比较优势,增强经济平衡增长能力的必然要求。但资源能源价格改革会加大短期内价格上行压力。

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增加通货膨胀风险的另一个因素。央行报告称,随着劳动力供求出现结构性趋紧,工资上行压力将增大。目前,全国平均劳动报酬已连续七个季度超过GDP名义增长率,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在未来有可能进一步推高价格总水平。

通货膨胀预期继续强化。中国人民银行第三季度全国城镇储户及银行家问卷调查等显示,预计四季度物价继续上涨的居民占比、银行家总体物价预期指数、消费品和服务价格预期指数等均创调查以来的历史新高。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说,从目前来看,CPI处于高位主要是由于食品类价格上涨造成的,属于结构性上涨。如果看核心CPI(扣除住房和能源消费),1至9月份仅仅上涨了0.8%,仍然处于安全的范围内。从核心CPI这个角度来分析,中国没有进入全面通胀。

经济学家樊纲指出,虽然粮食价格上涨推动的通货膨胀并不能说明总供求关系出现失衡,但这种通货膨胀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货币政策决策部门需要对此加以警惕,防止结构性的通货膨胀演变成经济过热和全面性的通货膨胀。

更多通胀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通胀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通胀热门资讯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通胀相关数据

更多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通胀热门推荐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