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玻璃行业分析报告 >> 日用玻璃行业“十一·五”发展路线分析

日用玻璃行业“十一·五”发展路线分析

2007-12-06 08:11: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玻璃制品已渗透到人民生活各个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水平也将相应提高,为我们日用玻璃制品扩大了市场空间。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人们对商品的档次和质量也相应提高,特别是我们的产品还有相当量的出口。因此我们要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加大科技创新开发,提高产品的档次和质量,以满足人民生活不断增长和出口产品的需求,同时也促进行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日用玻璃行业,在规模上和技术进步方面均有较大的发展。由于加强了对外技术交流,促进了行业的装备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但由于我国日用玻璃行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尽管借助改革开放的机遇,行业有较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在即将进入世界循环的今天,显然是不适应的。为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需加大改革力度,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使行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一、产品与市场:
  
    我们的企业往往只注重产量,数量;不是沿用传统产品样式、模式生产,就是按用户来样生产(还要看批量)。缺乏创新开发理念和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因此产品设计陈旧缺乏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对市场调查分析不够造成销售被动;不能以引导消费来主导市场掌握市场的主动权;抵御不了市场风险的冲击(如;法国杜郎DARQUES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玻璃器皿制造商之一,为了抵御市场风险经常进行市场调研,不断针对市场需求设计新产品,如1997年他们就已设计出2000年的新产品,以此作为产品储备以备老产品滞销时将新产品及时推向市场,掌握了市场的主动)。

    很多企业由于不适应市场被淘汰出局。另外我们的企业规模不够,不能形成规模经济模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这是经营者观念理念不够解放,对现代化经济管理经营模式缺乏了解。所以只能是粗放型的生产管理模式,不能形成集约化生产。造成管理落后,污染严重,能耗高,成本高,质量低,附加值低,企业只能在低水平条件下艰难运行。因此尽快转变观念形成优势企业的强强联合,达到规模经济的合理模式,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具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当然究竟要达到何等规模为合理?目前还不能完全参照国外模式(如;澳大利亚ACI包装集团公司,仅在本土和新西兰的六家玻璃瓶制造厂,就有年产约60亿个瓶子约300万吨/年产量能力,人均年产量776吨相当于我们的10倍多,还不包括在其他地区收购的工厂),而我们一般在15万吨/年生产能力以下的占多数,因此不能与国外企业相攀比,但应该看到规模经济的方向。  

    二、主要工艺的设想:

  配料工艺:配料工艺是关系到产品质量、环境保护、文明生产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它不是直接出产值的工序,在投资过程中往往被忽略,尤其在人力费用偏低的情况下,更是容易被精简,造成产品质量不能保证,粉尘飞扬环保污染严重,职业病潜伏着严重隐患。据报道我国有毒有害企业有1600余家,截止03年我国有职业病人数2亿多,03年有10467例,其中尘肺占80%,截止01年我国尘肺病人数相当于其他国家的总和。现每年有10%的尘肺病人在产生,这是非常严重的,国际上早已普遍采用自动配料系统。我国在这方面也有成熟的经验,我们一定要在“十一·五”期间消除人工配料。  

    玻璃窑炉:玻璃窑炉是玻璃行业生产的心脏,是能源消耗的主要设备,目前我国正在运行的窑炉仍然以火焰炉为主,能耗水平较高(一般在300-500公斤标煤/吨成品左右,国际先进水平为相当于190公斤标煤/吨成品);熔化率低(一般在1.5-2吨玻璃液/平方米熔化面积,国际先进水平为3-3.6吨玻璃液/平方米熔化面积);在能源结构方面我们目前大部分为油和煤,热利用率低污染严重,而国际上则普遍采用天然气和电等清洁能源。热利用率高污染少,即使用油为燃料的企业,大部分都采用电助熔和纯氧燃烧技术,以提高热效率和熔化率减少污染。在窑炉寿命方面:我们的窑炉一般在5-7年(有大部分在5年以下)而国际先进水平都在8-10年,当然在采用耐火材料和一次性投资造价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落差,但结合国情有针对性地吸取国际先进经验,我们在“十一·五”期间应予以考虑。  

    成型工艺方面:
  
    成型工艺对产品质量关系极大,我们在手工工艺方面(主要是玻璃器皿和少量的异型瓶):由于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较低,产品的技术含量艺术含量都受到一定的局限,产品的档次和价位都上不去,附加值不高。企业应在加强科技投入,提高产品品位方面上下功夫。以实现优质优价,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也提高我国玻璃行业的国际地位。
  
    瓶罐机制工艺方面:无论是瓶罐和器皿,我们在产品成型机理方面都缺乏深入研究,表现在生产效率低和产品外观质量差等方面,这是由于机械化生产在我国起步较晚(解放前仅有手工机生产,自动生产线仅青岛晶华有从美国引进的“林奇”回转式制瓶生产线)。目前我们已能生产电子定时6双、8双、10双IS行列式制瓶机,但采用双滴机的工厂数量太少。而国际上都采用双/三滴/四滴8-12组IS机生产,其新型机器除关模外都配备伺服电机制动,既节约能源又降低噪音且简化控制程序,生产效率都比较高(一台10组四滴NNPB生产线生产375毫升瓶子机速达到600个/分钟)。

    为了解决瓶璧均匀度的问题,国外已采用压-吹法生产,每个企业都挑选生产精英组成的试验组,专门从事工艺研究和新产品试制工作。因此在保证瓶子外观质量方面,提高得比较快。我们知道要解决瓶子轻量化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瓶子的均匀度的问题,而均匀度的解决也不仅是机器一方面的问题,它是个包括配料,熔制,料道,制瓶机在内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要全面的来认识这一问题,只有全面科学地对待才能有所突破。  

    器皿机制工艺方面:我们目前在压机装备方面也已有很大突破,表现在品种上已有:开模和整体模的不同规格单双滴压机,基本已淘汰了气动推盘而采用机械驱动和液压冲压。在节能环保方面有很大进步,而国际上目前已经在驱动方面采用全伺服化,生产效率也比较高(美国康宁公司在压制玻璃锅的单机产量为60个/分钟,我们仅16个/分钟,而利比公司的机制杯产量在25-30吨/日,我们就仅为10-12吨/日)。在吹制工艺方面国际上都采用压-吹法生产,而我们还大部分采用吹-吹法工艺,无论是压制器皿还是吹制器皿产品的均匀度,与国际先进水平都有很大的差距,与制瓶工艺一样,这同样是个系统工程,有待于我们对成型工艺进行深入的研究。  

    三、加强科技开发、努力创新、跟踪世界先进水平
  
    长期以来我们在科技投入方面,相对比较薄弱,这表现在;玻璃成分合理选用的研究,窑炉基础理论的研究和电炉熔制技术理论的研究,产品的成型机理的研究,产品和模具造型设计的研究和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在系统研究国外科学技术情报信息方面也显得无力。这主要是过去我们关心现实多了关心长远太少,研究工作乏力,很多人才资源无形流失。科技工作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忽视了基础性技术工作,久而久之行业萎缩势在必然。跟踪世界水平也是句空话,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杞人忧天,是我们今后应该面对的一个现实。所以我们要认识差距才能弥补差距,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科学尊重重人才,落实各项科技政策,加强科技投入,将行业科技水平搞上去,才能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将能耗成本降下去,质量品种效益提上来,是“十一·五”应该考虑的。  

    四、产品深加工及其产品扩展
  
    关于产品的深加工:近年来国际上对玻璃制品的深加工,日趋重视,包括:磨花、印花、蒙砂、施虹、喷金、描金、深刻和堆花等工艺。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可以借助电脑进行精绘蚀刻来装饰玻璃器皿。总之对玻璃进行深加工,来提高玻璃产品的品位和档次,无论是瓶罐或器皿都有很大前景,只要开发得当,会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
   
    在二十多年前,人们把光学玻璃的下脚料,经过磨抛加工成多棱面用无形胶粘接成各种工艺品(即是摆件),在光的照射下形成美丽的折光,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而价格不菲,迄今在各高档商场及机场的商品柜中还放在显著的位置。我国目前在浙江、江苏一带已发展成一定规模用光学玻璃胚料生产的各种玻璃工艺品,尽管已形成一个产业,但产品的艺术含量低,用料多,附加值低。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各种点缀生活的玻璃工艺品摆件、饰件,具有很大的潜在市场但也需要不断创新才有生命力。琉璃产品是一种高档艺术品和收藏品,因价格问题国人很少问津,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相信也会不断扩大市场需求。   

    总之,在“十一·五”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注重节能和环保,跟踪世界先进水平,不断开拓创新,结合市场需求开发新的产品应用领域,以拓展产品市场求生存求发展。

更多日用玻璃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日用玻璃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