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化纤行业分析报告 >> 分析:我国氨纶行业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分析:我国氨纶行业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2008-01-31 09:18: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近年来,全球掀起一股新的氨纶投资高潮。如美国英威达公司除在美国本土扩大产能外,还在我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墨西哥、荷兰、北爱尔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新建氨纶装置。2007年,我国也掀起一股新的氨纶投资高潮,到2007年年底,全球氨纶总产能预计达到50万吨/年,而我国氨纶总产能达到25万吨/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氨纶生产和消费国。

    在我国氨纶产业欣欣向荣之时,我国氨纶产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引起业内人士关注。

    我国氨纶业具备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我国氨纶产业具备快速增长的基础吗?回答是肯定的,主要依据有三点。

    我国氨纶产业快速增长形成的制造业和产业链群体,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本世纪开始,我国氨纶产业呈现跳跃式发展。2001~2006年,我国氨纶产能从2.51万吨/年猛增到23.56万吨/年;产量从1.7万吨/年增至15.5万吨/年;表观消费量(反映市场需求量)由3.5万吨/年增至17.04万吨/年;氨纶自给率由48.57%提高至目前基本实现自给。我国氨纶产业快速发展形成的具有规模效应和综合竞争能力较强的氨纶制造业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强大的氨纶产业链群体,为我国未来氨纶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氨纶产业与纺织业(包括针织、机织、化纤、服装业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我国是一个纺织业大国,也是一个纺织品出口大国。我国2007年中国化纤蓝皮书公布:2006年我国纺织业总产值高达25017亿元,纺织品出口总额高达1471亿美元,化纤纺织品服装出口527.3亿美元。在化纤纺织品出口服装中有70%含有氨纶成分(含3%~18%)。随着氨纶质量日臻完善、氨纶产品优势日渐凸显,“无氨不成布”将逐渐成为现实。我国纺织业的快速发展,无疑是氨纶产业可持续发展最有力的保障。

    我国快速发展的聚氨酯产业是氨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氨纶学名聚氨酯纤维。氨纶属聚氨酯弹性体中一种高性能、高附加值的优质产品。从技术上分析,聚氨酯技术和纺织技术是氨纶的两大基础技术。氨纶产业的稳定发展、技术提升,离不开聚氨酯技术的支撑。

    我国聚氨酯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到2007年年底我国聚氨酯当年产品总量达到300万吨。与氨纶直接有关的两种聚氨酯原料是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ptmeg(聚四亚甲基醚二醇),mdi2007年年底国内产能达到70万吨,预计到2010年产能将达到100万吨,ptmeg2007年年底产能将达到15.5万吨(氨纶2007年实际需求量小于13万吨)。我国ptmeg原料的90%用于氨纶。目前国内不少中外企业有ptmeg扩产和新建项目计划。

    另外,我国聚氨酯弹性体配方技术(包括预聚体技术、扩链技术、助剂技术等)、工艺制造技术、原料技术以及应用技术等方面取得的研制和生产经验,对氨纶产业均具有重大的参数价值。因此,我国聚氨酯产业快速发展为氨纶产业可持续发展在原料和技术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影响我国氨纶产业

    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从根本上看,我国氨纶业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具体分析,又有很多因素对氨纶业的发展产生影响,如何利用好这些因素的积极作用,并尽快改进不足、强化优势,应该引起业内的重视。

    应加强技术创新与新产品开发,争取由生产大国变为制造强国。

    目前我国虽已成为全球氨纶生产和消费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与国际氨纶巨头美国英威达、韩国晓星、日本旭化成等相比,在制造工艺、产品质量、差别化和功能化水平等技术方面尚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技术创新已成为影响我国氨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氨纶目前大部分为通用品种,具有高性能、多功能、多用途的差别化氨纶品种太少。我国目前氨纶差别化率低于30%,而技术发达国家氨纶差别化率高于50%。未来我国应积极开发高吸放湿氨纶、高定型氨纶、抗菌型氨纶以及高性能功能性差别化氨纶,积极开发高档化、时尚化、个性化氨纶织物。

    ptmeg原料可能是影响我国氨纶产业未来市场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干法氨纶涉及的上游原料主要有:纯mdi、ptmeg、胺类扩链剂、助剂、溶剂、油剂等,这些原料价格的波动将直接影响我国氨纶产业未来市场的稳定性,其中影响较大的原料是纯mdi和ptmeg。

    纯mdi占氨纶用量的20%~30%。2007年国内mdi产能约为70万吨/年,预计2010年将达到100万吨/年。假设2010年我国氨纶产量达到35万吨,届时需纯mdi10万吨,正常情况下,纯mdi原料不会引起氨纶市场大波动。

    ptmeg占氨纶用量的70%~80%。目前国内ptmeg产量中90%用于氨纶,近年来由于国内氨纶产能急增,引发ptmeg价格一路升高,从2006年年底的2.8万元/吨已增至目前的3.3万元~3.5万元/吨。假设2010年氨纶产能达到35万吨/年,每年需ptmeg26万吨。按目前国内ptmeg产能来看,缺口较大。国内氨纶用ptmeg不少来自美国、日本及我国台湾,因此未来ptmeg价格继续攀高的可能性很大,ptmeg原料可能是影响我国氨纶产业未来市场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希望引起氨纶产业界关注。

    国家政策对氨纶产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007年我国氨纶产业出现产能、产量同步增长,价格攀升,出口量超过进口量等新的景象,这与我国氨纶反倾销取得胜诉有直接关系。按照反倾销期限,从2006年10月13日开始之后的5年,国内氨纶产业将得到保护,这给我国氨纶产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为可贵的发展机遇。

    从2005年起,我国纺织品出口量被设限,氨纶出口受到较大影响。经政府交涉,从2008年起,出口限额规定将不起作用,无疑将给氨纶出口带来新的机遇。

    从2006年下半年起,国家出台一系列原料和产品出口新的退税政策,氨纶出口退税率下降至5%。氨纶产品属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国内不少氨纶企业如华峰、烟台、双良等一些产品质量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为鼓励氨纶出口,由有关机构出面建议将氨纶出口退税率由5%恢复到原来13%。
近年来中国氨纶产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并拉动全球氨纶产业快速增长,全球氨纶制造中心已向中国转移。利用好影响我国氨纶业发展各因素的积极作用,并尽快改进不足、强化优势,我国氨纶业有望实现长期的持续稳定发展。

更多氨纶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氨纶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