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钢铁行业分析报告 >> 铁矿石巨头吃肉,钢铁企业话语权缺失

铁矿石巨头吃肉,钢铁企业话语权缺失

2011-02-23 16:55:0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去年中国钢企所赚到的利润总和,还没有必和必拓一家的盈利多。矿山巨头们已经彻底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并开始收获创纪录的收益。这样的业绩背后,是众多中国钢铁企业挣扎在亏损边缘。

    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国的钢铁企业所赚到的利润总和,还没有必和必拓一家的盈利多。

    “衣食父母”反受苦

    澳大利亚矿山巨头必和必拓昨天公布的2010年下半年财务报告显示,受全球经济复苏以及工业原材料需求飙升的提振,公司的净利润达到105.24亿美元,同比上年同期的61.4亿美元增长71.5%。

    2010年上半年,必和必拓的净利润为65.6亿美元,这也意味着,整个2010年,必和必拓的净利润高达17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旗下拥有铜、镍、釉、石油等多种资源类产品,但在必和必拓的下半年盈利中,铁矿石业务的息税前利润达到58亿美元,占据了其盈利总额的半壁江山。

    在此之前,另一家澳大利亚矿山巨头力拓已经公布了2010年全年的净利润,盈利同样增长两倍达到了创纪录的143亿美元。而铁矿石业务的净利润,更是达到101.89亿美元,对力拓的盈利贡献巨大。

    中国与日韩是目前“两拓”的主要销售渠道,占“两拓”总出口量的96%,其中中国占三分之二,日韩占三分之一。这表明,“两拓”出口矿石中,有64%出口到中国。

    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家,中国钢企显然为“两拓”等矿山巨头源源不断输送了巨额利润,可谓“衣食父母”,而钢厂自身却深受高价铁矿石之苦。

    工信部昨天公布的一份统计报告就显示,2010年,国内大中型钢企实现利润897亿元,其中实现利润前20名企业的利润约占83%,宝钢一家利润约占26%,而大多数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销售收入利润率为2.91%,远低于全国工业企业6.2%的平均水平。

    矿石是钢铁企业最大的生产成本,按照现在的钢价与铁矿石价格计算,大约占成本的45%。

    2010年,中国总共进口铁矿石6.2亿吨,同比下降1.4%,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也由上年的69%下降到63%左右。但是进口铁矿石平均价格却达到了128美元/吨,比上年上涨了40美元/吨。为此,中国的钢铁企业全年进口铁矿石成本上涨了大约1960亿元人民币。

    多付的1960亿元,同样高于中国钢铁全行业的盈利。

    话语权改变非易事

    1万多人干一年,结果算算效益还是负的,派两个人倒倒期货就能赚个几千万。”南钢董事长杨思明曾这样告诉笔者,他用“苦不堪言”,来描述中国钢铁业在高成本、多产能、强竞争等多重挤压下的生存境遇。

    “产业上下游的利润差距如此之大是不合理的,如果下游环节无法生存下去,整个产业链也会遭到破坏。”西本新干线信息部经理盛志诚对笔者表示,金融危机爆发后钢铁上下游产业的相继受损就证明了这一点。

    但瑞银分析师唐骁波则认为,钢铁行业的一部分利润被转移到上游,是一个事实,很难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话语权不是说想要就要,要看基本面和行业结构。若图改变,中国需要对自身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更加注重质量而非数量,行业继续兼并整合。”

    在中国,相关政府一直在推动钢铁企业的重组,近年来,河北钢铁、宝钢、武钢和鞍钢等钢铁巨头也先后重组了多家国内钢铁企业,不过,由于地方政府利益格局和强强难以联合,重组的进程依旧缓慢。

    目前,最大的10家钢铁集团粗钢产量占据全国粗钢总量的比例仍不足50%。这与《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企业的产能要占到全国产能比例45%以上的目标还相距甚远。而相比之下,三大矿山企业的铁矿石发货量,则占据了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二。

    为了脱离“苦海”,南钢等很多钢铁企业开始探索投资“非钢产业”的道路,向上拓展资源,向下参与产品深加工。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出了担忧,将过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非钢产业,会带来“多元化”扩张所固有的风险隐患。国内的钢铁业与国际同行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技术进步不仅需要长期的埋头积累,也需要巨大的研发投入。

更多钢铁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钢铁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