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面条事件再次提醒监管部门,要想做到防患于未然、保护好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还需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然而,当前可燃面条处于找不到监管部门的困境;工商、卫生、质监,没有一个部门表示对面条作坊负有管辖权。其实,工商、卫生、质检部门应该加强协作,避免在食品监管上出现“三不管地带”这样的死角。
中国人讲面子,号称礼仪之邦。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留给我们丰厚的文化遗产,面子工程更是继承得淋漓尽致,深入骨髓,并早已渗透到食品领域。据媒体报道,近日有网友称,做面条的人在面条里掺了食用胶等添加剂,湿面条也能点燃,此事引起众多媒体的关注。专家表示,“燃面”与添加剂是否有关尚不确定,添加剂如果不过量不会给人体造成太大危害,市民不必担心。工商质监部门表示,今起将抽查全市范围内的面点食物。
可燃面条,因为看起来色泽鲜润、吃起来劲道,符合中国人对食品要“色、香、味”俱全的需求,而备受市场青睐。然而,殊不知,在这艳丽光鲜之下,面条里却含有食用酒精、食用胶、柠檬黄、蓬灰或者复合磷酸盐等添加剂。据悉,现在此类面条已经可燃了,消费者因此而感到恐慌。随后,各地监察部门开始表示,予以抽查。在相关的监察部门表态后,在稍感心安之后,我们不禁要问,工商质监部门、食品药品监察部分、市场管理部门为何不能早一步予以抽查呢?
虽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三聚氰胺奶粉、地沟油,毒油茶等商品已经是凤毛麟角了;但可燃面条事件再次提醒监管部门,要想做到防患于未然、保护好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还需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火锅底料添加化学调料、牛奶冲进皮革底料、脐橙浸泡在工业蜡中等危害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也一再证明工商、卫生、质监等部门的监管尚不够全面。
管辖权的不明确是监管尚不够全面的原因之一。当前,“可燃面条”就找不到监管部门;工商、卫生、质监,没有一个部门表示对面条作坊负有管辖权。前段时间,媒体报道的我国10%的市售大米存在镉金属超标,人在食(4)(0)评论此篇文章
其它评论发起话题相关资讯财讯论坛请输入验证码用这种大米之后会患骨痛病,追其产生的根源也是因为找不到确切的监管部门。这一方面是食品安全保障、市场秩序维护层面上的监管不达标;另一方面,也是环境保护、土壤污染防治层面上的监管不达标。
在食品消费中,消费者虽然具有选择食品的主动权,但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的了解却处在被动无知的地位。这就需要工商、卫生、质监等部门做到及时、全面地监督检查;尽量少出些亡羊补牢的食品安全事件。工商、卫生、质检部门亦应该加强协作,避免在食品监管上出现“三不管地带”这样的死角。
更多面条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面条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