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管材行业分析报告 >> 管道行业蓬勃发展

管道行业蓬勃发展

2012-02-02 10:50:53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受益于饮用水、采暖、燃气和排水系统等民生工程的大规模建设及升级换代,管道行业的发展受到了机构的关注,根据近期金融博弈模型显示,有长线资金在有计划地配置此类品种。

  产品调整指引投资方向
  
  不过,就目前来看,低端管道鱼龙混杂,产品众多,其中PVC、普通PE管道竞争非常激烈,企业盈利情况并不乐观。同时,产品原料受原油价格波动剧烈,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的不稳定性,低端产品形势严峻。相比之下,目前行业内的部分上市公司借助于资本市场的力量,大力拓展PPR、PE、HDPE双壁波纹管等高端产品,不仅推动着我国管道产业结构调整,也推动着这些上市公司的业绩会加速增长。
  
  由此可见,产品结构调整指引着未来的投资方向。而产品结构调整,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行业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切合行业发展趋势的相关上市公司面临着较佳的成长契机。比如在水利管道这一细分领域,高端产品正处于需求的爆发阶段,其中PPR管道2007年使用量约为22万吨,2010年约为34万吨,2013年有望达到52万吨。而PE地源热泵管道和PERT管道也都处于快速扩张期,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HDPE双壁波纹管2008年需求量约为12万吨,2010年约为20万吨,2013年约为45万吨。而且这些产品的竞争并不激烈,那些拥有此类产品的相关上市公司存在着高成长的机遇,国统股份、纳川股份、伟星新材等个股可跟踪。
  
  二是积极主动调整产品结构,拓展产能,拥有较快成长速度的个股。比如玉龙股份利用上市募资主要投资于油气输送管,尤其伊犁玉龙钢管公司年产25万吨油、气等长距离输送钢管项目集中于高钢级、大口径油气输送管,将涉足油气输送管主线工程,有助于提升产品的盈利能力。项目投产后,油气输送管产能也将实现跨越式增长,由目前的28万吨跃升至70万吨。假设2012年螺旋埋弧焊钢管的产量达到10万吨,吨管毛利1000元,贡献的毛利则达1亿元,仅此就使毛利增速达到26%,有望推动公司业绩快速成长。而金洲管道、久立特材等个股也可跟踪。

  下游需求仍然旺盛
  
  目前管道产业主要有两大驱动力提振市场需求。一是产业的更新换代。以塑代钢、以塑代水泥管道将是未来我国管道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国家化学建材产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2005年,塑料管道在全国各类管道中使用率要达到50%以上;到2015年,全国建筑排水管80%采用塑料管,基本淘汰铸铁管,城市排污排水管道的塑料管使用量达到50%。就目前产业演进步伐来说,产业的更新换代步伐有提速的趋势。因为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国将继续推广塑料管道,尤其是在建筑排水、室内冷暖水、饮水、采暖、燃气和排水系统等领域,加大推广力度,从而拓展了产业的发展空间。
  
  二是旺盛的市场需求。近年来,全国各个地区频频暴露城市缺水、室内洪涝、工业排水、污染治理、燃气安全等诸多问题。此外,水源紧张、农村灌溉等问题日益严重。城市建设、农村发展、水利设施等都与管道密不可分,涉及到建筑给水、建筑排水、市政给水、农村给水、室外排水排污、工业排污、燃气管道等多个环节,影响深远。因此,管道行业作为未来我国投资的重点方向,市场空间非常巨大。
  
  值得指出的是,水利管道建设面临着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毕竟水利建设是未来财政扩张政策的重点投资方向。油气管道更面临着乐观的、旺盛的产业需求。根据“十二五”规划,国内油气管道总长度将达到15万公里,即新增油气管线约7.4万公里,相当于2010年以前50年总和。据此测算,国内年均新增油气管线1.4万公里以上,需使用油气管约650万吨。其中,中石油集团“十二五”期间建设的油气管道里程将是“十一五”期间的两倍,达到5.4万公里。这就意味着管道产业处于景气上升期。

更多管道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管道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