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两个月以来,国内POM价格行情跌势明显。10月16日至今,以牌号F20-03为例,国内市场成交参考价自13866元/吨左右,跌至13000元/吨左右,跌幅达6.25%,成交气氛清淡,贸易商心态不佳。POM后市堪忧。
数据显示,国内聚甲醛生产企业有云天化、神华宁夏煤业、上海蓝星、杜邦-旭化成张家港公司、新疆香梨股份等,产能合计51万吨,拟建和在建的产能合计达到52万吨,未来产能增速显著。2011年,中国进口聚甲醛21.2万吨,但其中实际在国内消费的仅有7.5万吨,大部分用于外资企业内部再加工或者转出口。
2012年1-11月,初级形状的聚甲醛,进口总量在19.6万吨,较去年同期上涨0.56%,进口总额近4.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也有明显的提高。目前,国内聚甲醛产业代理商数目众多,大多数依靠进口,下游需求主要一部分用作改性塑料,下游基本按需采购,也使得国内聚甲醛市场长期需求低迷。近日,更有许多多年经销聚甲醛贸易商转头经营其他塑胶原料,使得聚甲醛市场一度萎缩。
12月以来,国内外多家聚甲醛重点生产企业进入装置试车阶段: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年产四万吨聚甲醛主装置将于十二月单体试车、蒙能国际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年产32万吨聚甲醛项目近日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开工建设等。使得已经产能过剩的聚甲醛市场信心更加受挫。但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国内聚甲醛企业装置的增多,以及产品品质的提高,将有利于促进减少聚甲醛进口量,提振国内聚甲醛市场。
另有消息称,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年产四万吨聚甲醛主装置将于十二月单体试车,改性装置的投入建设,扩大了POM的消费面,为长期清淡的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就目前情况来看,分析认为,聚甲醛行业亟待产业结构优化:生产企业可在聚甲醛增强、增韧、耐候性能研究及汽车专用料、煤矿井下材料、尼龙等工程塑料替代等研究领域加大投入,深入研究,以便延伸产业链、加快产品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从而优化整个国内聚甲醛行业。
更多聚甲醛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聚甲醛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