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中药材价格上涨趋势一直延续,特别是名贵中药材更是涨势迅猛。由于环境的改变,功效显著的道地中药材产量越来越减少,这就导致道地中药材越抢越稀缺,越稀缺价格越贵,越贵越追捧,原材料稀缺造成了功效显著的道地中药材价格上涨。
与去年同期价格相比,本月涨价品种有664个,占总量52%。其中,涨幅在50%-100%的中药材就有128种之多。近两年,中药材价格上涨趋势一直延续,特别是名贵中药材更是涨势迅猛。在中药材低水平种植泛滥、大量低劣药材冲击市场的今天,中药材的“功效”成为稀缺资源,出现野生药材奇货可居、道地中药更是价比黄金的现象。
名贵中药虽然价格涨势凶猛,但仍然有价有市,甚至出现越贵越抢的现象。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健康养生,更注意药材的功效,道地药材越来越抢手,“由于环境的改变,功效显著的道地中药材产量越来越减少,这就导致道地中药材越抢越稀缺,越稀缺价格越贵,越贵越追捧。”这位人士建议,应该保护好野生中药材的生长环境,保证道地中药材的生产质量和数量,在源头上把控中药材的品质。
参看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2020年医药化工行业市场调查及投资价值分析研究报告》
“功效”成稀缺资源,道地中药材涨势不减
记者走访国内数家药材市场发现,“道地”的中药材身价倍增,1克产地西藏的冬虫夏草售价400元,1公斤要40万元;1克产自吉林的市检野山参售价690元,1公斤要69万元。而山东产的东阿阿胶每斤的价格超过其它品牌,就是因为东阿阿胶是全国阿胶行业唯一的道地药材生产示范基地。
为什么道地药材要贵过普通中药材?因为二者的功效相差很大。
中药自古就有“道地性”之说。早在《神农本草经·序录》中,对于药物产地选择就有:“土地所生,真伪陈新”的论述。因此中药产地是否适宜,对于药材质量的影响是很重要的。产于浙江的贝母叫浙贝母,长于清肺祛痰,适用于痰热蕴肺之咳嗽。而产于四川的川贝母,长于润肺止咳,治疗肺有燥热之咳嗽、虚劳咳嗽。
以山东的东阿阿胶为例,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近几年各大药企看好进补市场,纷纷上马生产阿胶,但并不是驴皮熬成了胶就叫阿胶,产地与工艺至关重要,道理就像离开了茅台镇就生产不出茅台酒一样。国医大师王绵之就曾说过:“阿胶就是阿胶,它是因得到阿井水炼制而成,驴皮胶就是驴皮胶,它们是有区别的。”
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原材料稀缺造成了功效显著的道地中药材价格上涨。
更多药材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药材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