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药材成本上涨利润下滑

国内药材成本上涨利润下滑

2012-01-02 14:23:56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据统计,去年我国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长29.37%,利润增长23.5%,销售收入增速较2010年提升2.87个百分点,但利润增速下滑6.34个百分点。这也是医药行业利润增速5年来首次低于收入增速。

  医药行业利润增速之所以出现下滑,与药材成本上涨不无关系,而受药材成本上涨冲击更为严重的是中医药产业。

  由于中药材产量存在波动及炒家炒作因素,部分中药材在过去两年内“身价”倍增。仅2010年全年我国市场上537种中药材超过八成出现涨价,平均涨幅达109%,近三成涨幅过半;涨幅超过100%的品种多达96个,有6%的品种涨幅超过181%,2%的品种涨幅甚至超过300%.其中,冬虫夏草贵比黄金,太子参、三七、金银花、党参的涨幅均创历史新高。而这样的价位居高不下延续至今。

  根据数据显示,中药材在2009年下半年开始了第一波大幅上涨。从2009年初到2011年上半年两年左右时间内,中药材价格平均上涨了近两倍。时至今日,太子参、三七的价格仍然居于高位,三七每公斤仍然在600元以上。而三七是“血塞通”等中药的主要原料药材,多家企业都因此面临价格倒挂的困境。

  “从实际情况看,中成药降价并不容易,对药企来说很为难,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药材成本上涨幅度过大导致的。一些药企的微利产品成本价格倒挂的现象已出现了一段时间,部分药企的利润空间实际上已逼近‘天花板’,中医药产业因此步入‘微利时代’。”有中医药业内专家如是告诉记者。“原材料和人力成本的上升是导致医药行业去年出现利润锐减的外因。”医药行业分析师姚杰如是说。

  而价格倒挂的中医药,有许多是百姓日常使用的药物,如“藿香正气丸”、“复方丹参片”等,出现产品亏损现象,而由于生产设备无法闲置,企业只好采用压低产量来挺过难关。一名药企的销售经理向记者坦言,以前在市面上流通的不同厂家生产的“复方丹参片”不下70种,因为没有利润了,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减少产量,甚至不再生产。

  为了不做赔本生意,一些药企不得不将部分物美价廉的常用中成药下架。“之前降价幅度最大的还是原研药,即进口药,但中药的利润一直远低于化学药,怎么降、降多少,真的不容易掌握,价格管控得不好,一些好的中药品种甚至有可能退出市场。”有业内人士如是说,而从事行业研究的副研究员吴维海则担心更为糟糕的情况,“为了能够控制成本,相当一部分企业选择了‘规避’降价。将‘降价令’上的药品下架,或是‘改名换姓’,或是增减原料,再重新包装上架,以维持利润。”

更多药材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药材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