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生物质能行业分析报告 >> 2014年我国生物航煤燃料市场前景分析

2014年我国生物航煤燃料市场前景分析

2014-03-31 15:15:03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了解,随着我国第一张生物航煤生产许可证近日落户中国石化,标志着备受国内外关注的国产1号生物航煤正式获得适航批准,我国生物航煤正式进入产业化和商业化阶段。自此,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芬兰之后第四个拥有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的国家,而中国石化成为国内首家拥有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的企业。

  “生物航煤开发在全球范围内尚属刚刚起步,未来将会成为石油基航空煤油的有力补充。它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也可作为拓展非石油资源生产航空煤油的新途径,减轻我国对进口石油过分依赖的压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航空燃料专家陶志平告诉记者。

  替代能源助力航企减排

  “大力推动航空可替代清洁能源的应用,才能实现全球航空业2020年碳中和、2050年碳排放减半的规划,而生物航煤目前是可持续航空燃料的首选。”中国民航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副司长徐超群表示,发展可替代清洁能源,推动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生物航煤的研发和应用,是一项国家战略要求,是民航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举措。

  中国报告大厅、宇博智业市场研究员表示,目前,航空运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如何有效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成为全球航空运输业面临的共同问题。欧盟提出航空运输业到2015年减少40%燃油量的目标,美国提出航空运输业在2020年之前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并要在2018年前完成生物燃料开发等节能减排项目。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单位GDP能耗下降16%。同时,我国也已经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承诺,到 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为此,我国民航局提出,到2020年我国民航单位产出能耗和排放比2005年下降 22%的目标。

  “航空煤油消费量正在逐年增加,而供应却有些捉襟见肘。”这是各大石油公司及航空企业目前最为担心的问题之一。如今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航空煤油消费国,近年来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同比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幅,使得国内航空煤油需求在逐年提高。在重重压力之下,科学家们开始把目光转向了生物航煤。

  生物航煤是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的航空煤油,原料主要包括椰子油、棕榈油、麻风子油、亚麻油、海藻油、餐饮废油、动物脂肪等。与传统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在全生命周期中具有很好的降低二氧化碳和颗粒污染物排放的作用。欧美主要国家从2008年起陆续开展了生物航煤的研发和试验飞行,2011年起开始进行商业飞行。

  “飞机用生物航煤逐渐替代航空煤油将成为趋势。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生物航煤将占航空燃油用量的15%。到2050年,有望通过生物航煤的大范围使用,减少全球航空一半以上的碳排放。”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银香表示,生物航煤是全球航空燃料发展的重要方向。生物航煤与传统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具有很好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作用。

  两院院士闵恩泽指出,人类最终将从碳氢化合物时代进入碳水化合物时代,生物航煤的研发是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课题。按照国际民航组织预测,2020年生物航煤将达到航油总量的30%。如果按此标准执行,到2020年我国民航飞机加油量将达到4000万吨,其中,生物航煤将占到全国航油总量的30%,即1200万吨。目前我国正在紧紧跟随生物航煤这个全球航空燃料发展的重要方向,积极探索其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之路。

  高成本制约规模化生产

  建立稳定的原料供应渠道,是推进生物航煤产业化的重要关口。早在2007年,国内化工企业就开始在四川、云南等地投资种植麻风树等能源林,但植物种植存在生长周期长且产量不高等制约因素,制约了生物航煤的规模化生产。此外,正处于实验室阶段的微藻生物燃料技术,其原料受地域限制,有测算转化为生物航油的成本是石油价格的十几倍。

  中国报告大厅、宇博智业市场研究员表示,据估计,目前国内废弃油脂的总资源量接近1000万吨。用餐饮废油精炼生物航煤,可以促进“地沟油”的回收,改变其不正常走向。中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认为,发展生物航煤既低碳环保,还可解餐饮废油流向餐桌危害健康的后顾之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生物航煤具有热值高、燃烧性能好、杂质少、污染物排放低等特点。”陶志平认为,从植物等再生资源原料中生产生物航煤,体现了航空领域燃油的节能减排。而以餐饮废油为原料生产的航煤,则表明了循环利用的环保理念。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支持让“地沟油”以此规范方式进入生物制能领域,但目前我国大规模推广商用生物航油还存在一定制约因素,其一是高额成本,生物航煤的技术制造成本要远高于石油航空煤油。二是原料供应少,航油企业收购价格不具优势。

  “使用餐饮废油作为生物航煤的原料,我认为产业化生产是不现实的。”中国垃圾资源化产业协会副秘书长刘敏芳告诉记者,餐饮废油储量虽然丰富,但收集却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餐饮废油一般混杂于餐饮垃圾当中,如果仅把废油作为原料的话,必须增加设备对其进行提炼,这必然会导致成本的增加。与航油相比,生物航油如果在价格上没有优势,航企能不能选择还是一个问题。

  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生物燃料行业市场评估及发展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受制于生产技术、原料成本等因素,目前生物航煤的价格大约是普通航油的2-3倍,突破成本过高的瓶颈是生物航煤必须跨越的首要关口。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尽管生物航煤环保价值凸显,但商业化之路将会艰辛而漫长。

  产业化应用前景可期

  专家表示,生物航煤属于可再生绿色能源,而且我国是航空燃料的消费大国,生物航煤的商业化应用将为航空业可靠、绿色的油品提供新的渠道。但是,受成本、技术等因素的制约,通过大规模生物航煤生产来防止餐饮废油回流餐桌的问题仍有困难,需要多方面的政策支持。

  面对居高不下的油价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巨大压力,不少国家对生物燃料生产制定鼓励政策,尤其针对用于交通运输的生物燃料制定了特殊优惠政策,包括制定强制性的调合标准、对生物燃料提供补贴、减免税赋、给予研发资金支持等。美国、巴西、韩国、印尼等国家以及欧盟都相继出台了支持生物燃料普及的能源发展战略。欧盟计划到2020年用生物燃料替代20%的化石燃料。美国的《国家生物燃料行动计划》也提出,2020年生物燃料将占其能源总消费量的 25%,2050年达到50%。业内人士认为,未来10年生物燃料飞机的数量将突破性增长,生物燃料的使用将有助于航空业实现2020年“碳中和”的目标以及2050年碳排放减半的规划。

  “当前生物航煤的环保意义以及由此衍生的商机毋庸置疑,但原料的可持续如果无法获得突破,生物航煤的规模化效益也将无法实现,国家应提供财政补贴积极支持生物航煤的推广应用。”业内人士指出,如果餐饮废油的收取上能够建立适当的补偿机制,餐饮废油回收产业链将从地下转移到地上,将会带来新的商机。“生物航煤商业化之路的当务之急是加快研发,实现原料多样化和技术的提高。”陶志平告诉记者。

  中国报告大厅、宇博智业市场研究员表示,据了解,目前中国石化已经开始了与麦当劳等快餐店合作收集餐饮废油。“中国石化将进一步拓展生物航煤的原料范围,开展与国内外航空公司的商业合作飞行,共同迎接生物航煤市场化、产业化的到来。”中国石化股份公司高级副总裁戴厚良曾表示,发展生物航煤是一个着眼于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事情。

更多生物燃料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生物燃料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生物燃料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