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生物燃料业潜力巨大 新上燃料乙醇大量消耗玉米

生物燃料业潜力巨大 新上燃料乙醇大量消耗玉米

2018-01-02 09:47:07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发展燃料乙醇产业,尽管有诸多好处,却不得不承认,2017年以来,该政策的首要目标是解决当前库存中存在着大量“陈化粮”这一难题。彼时,中美尚未有明显的贸易摩擦,业内还乐观地估计,待陈粮消耗完毕后,可以通过进口燃料乙醇补充汽油掺混需求,或者进口玉米原料进行再加工,同时推动缓解中美贸易逆差问题。

  生物燃料业潜力巨大

  我国要发展生物燃料乙醇产业,还需要通盘考虑诸多要素,配套细化的改革措施。分析师称,发展燃料乙醇必须综合考虑国内农业生产能力、国内国际的粮食供求状况与石油的供求、国内及全球宏观经济走势。燃料乙醇的发展要稳步推进综合考虑,确保总体经济的平稳运行,让粮价、物价涨幅保持在经济可以承受范围之内。

  以E10掺混比例估算,2020年我国汽油消费量1.3亿吨,燃料乙醇产量将增加至1300万吨,每年消耗玉米3900万吨。若将掺混比例提高至15%~30%,燃料乙醇消费量可提升至1950万~3900万吨。

  2017年,美国燃料乙醇产量约4790万吨,乙醇汽油约占全美汽油消费的5%,掺兑比例为10%;巴西所有汽油均掺兑20%及以上的乙醇,巴西乙醇产量约220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燃料乙醇产量虽位列第三,但仅有约300万吨,掺兑比例仅2%左右,可谓潜力巨大。

  尽管当期燃料乙醇主要消耗的是陈粮,我国每年产生的超期超标等粮食可支撑一定规模的生物燃料乙醇生产。但长远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国内玉米生产潜能,支撑生物燃料乙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生产环节,可通过政策、管理、技术,比如推广转基因作物,提高生产效率。其实,当前我国专项培育的抗虫转基因玉米等已经具备了产业化条件,市场需求迫切。而中国化工集团收购先正达,也势必会引进生物技术

  另一方面,如果生物燃料乙醇需求量大需要依赖进口,那么国际市场玉米和木薯年贸易量达1.7亿吨,5%即可转化生物燃料乙醇近300万吨。考虑到中国每年设定了玉米进口配额720万吨,目的是保护国内农民利益。即便是突破配额进口玉米,但也间接减少了原油进口,有利于减少中美贸易逆差,改善两国关系。

  不过,短期来看,发展燃料乙醇,不会对我国玉米进出口有太多冲击,也不会突破玉米进口配额。伴随纤维素乙醇技术的成熟,国内每年可利用的秸秆和林业废弃物超过4亿吨,30%即可生产生物燃料乙醇2000万吨。

  乔映宾对记者表示,纤维素燃料乙醇是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燃料乙醇产业研发的重点。在其起步阶段,长期稳定、切实有效的政策将直接决定产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他提到,美国是世界上燃料乙醇的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即使在页岩气大规模开采后,燃料乙醇消费量依然保持了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一整套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其保驾护航。2016年,美国农业部的生物燃料基础设施补贴政策包括1亿美元补贴款、1∶1配套投资、2亿美元基础设施投入、新增5000台乙醇加油泵和1400座加油站等。

  乔映宾建议,建立产业发展激励机制,调动引导各方积极性,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在财税扶持上,应制定清晰明确、长期稳定的价格、税收、财政、投资等扶持政策,对非粮燃料乙醇给予税收优惠,尽快出台纤维素燃料乙醇定额补贴标准和政策。

  再比如,在汽车工业方面,巴西50%以上的汽车使用酒精燃料,而该国生产的新一代汽车可以完全使用乙醇为燃料。美国2001年以后生产的汽车几乎都能使用乙醇汽油,我国汽车生产商需要改进发动机设计,跟上能源改变的脚步,扫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生物燃料资讯

  新上燃料乙醇项目大量消耗玉米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新上的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项目,多在东北、山东等省布局,可大量消耗玉米。记者来到位于辽宁省铁岭调兵山市的3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现场看到,存贮、蒸馏等设备已安装完毕,这一项目计划年使用100万吨玉米,于2017年秋季开工建设,现已基本完成。

  不光在辽宁省,在黑龙江省北安市,当地的一个3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今年10月开工。北安市商务粮食局局长梁安说,这个项目总投资18.2亿元,以玉米为生产原料,年可加工转化玉米92.4万吨。预计建成后,年均营业收入22亿元,年均利润总额1.8亿元,上缴税金1.2亿元,安排就业600人。据了解,这仅是黑龙江新增的270万吨玉米燃料乙醇项目中的一个。

  记者综合港口、农业等部门消息,包括玉米燃料乙醇在内的东北的玉米深加工项目近年来呈加快扩张态势,有的已投产,有的仍在建设和计划建设中。2017年,东北四省区的燃料乙醇、淀粉等企业的玉米深加工能力接近4000万吨,2018年将达到4600万吨,预计此后还将继续增加。

  一位营口港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2018年,这个港口的玉米下海量将为3000万吨,但随着燃料乙醇等玉米深加工项目的落地,东北玉米本地消耗增加,预计2020年将减少到2000万吨。

  据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数据统计,2015/2016年度,国内玉米产量2.24亿吨,到2018/2019年度减少至约2.16亿吨,同期的玉米总消费量由于饲料消费和工业消费量快速增加,已由1.77亿吨增加至2.62亿吨。

  基层干部和业内人士表示,燃料乙醇项目是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振兴东北经济的重要举措,能够进一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缓解石油资源短缺,低能耗、低物耗的特点符合燃料乙醇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可降低国内能源对外的依存度,减少原油的消耗,节约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保护大气环境,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生物燃料乙醇还能进一步推动粮食转化,带动农民增收,破解农民“卖粮难”,拉动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劳动力就业,带动粮食深加工领域的深入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更多生物燃料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生物燃料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