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休闲食品行业分析报告 >> 2014年我国荔枝加工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2014年我国荔枝加工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2014-07-11 11:00:28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近年来,广东荔枝受产量增加、集中上市、销路不畅等因素影响,荔枝价格整体呈下滑趋势,甚至5角钱一斤都卖不出!

  另外,受保鲜技术、品牌知名度不高等因素局限,鲜果市场扩展速度低于预期,鲜果销售困难重重。由此,荔枝由鲜果市场到加工产业的发展方向转型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广东省荔枝加工量只占广东省荔枝总产量130万吨的5%左右。

  荔枝加工产业发展较为缓慢,但预示着鲜果加工具有强大的市场潜力。南方日报关于“岭南荔枝该何去何从”的系列报道推出后,有专家积极建言,应制定广东省层面的荔枝产业发展规划,促进荔枝产业从种植、销售到加工的全面升级。

  荔枝加工产业 市场前景广阔

  “全市只有一家荔枝加工厂”,高州市水果局局长潘达富坦承,目前高州荔枝产业链并不完善,尤其是加工方面,发展较为缓慢,全市仅有一家生产荔枝干的粗加工企业,无生产荔枝酒等深加工企业。

  潘达富所指的高州唯一一家生产荔枝干企业是高州市丰盛食品有限公司。7月4日,记者来到位于高州市根子镇的丰盛公司,只见10多名女工正忙着将经过初次烘焙的荔枝分装到烤架上,进行第二次烘焙。而在楼上,另一群女工则忙着包装荔枝干,这里出产的荔枝干都被贴上“桂康号”品牌。

  据丰盛公司工作人员罗志霞介绍,2014年在桂味荔枝这一品种,丰盛公司采购了近300吨鲜果用于加工成荔枝干,“2010年公司花费100万元购买了一台全自动一体化烘干炉,加上原来的设备,公司一天最多可以加工40吨鲜果。”

  然而,对于高州20万吨的产量来说,这些加工量只是杯水车薪。

  据了解,今年6月底,一批来自福建的水果罐头生产商来到高州采购黑叶品种的荔枝,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黑叶滞销的现象,也为种植黑叶的荔农挽回了一定损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管是高州市水果农业局还是高州市政府干部,均一致认为发展荔枝罐头、荔枝果汁加工业有利于保障荔枝价格稳定。

  但事实上,高州至今无相关企业。潘达富认为,导致高州地区荔枝罐头、荔枝果汁加工业空白的主要原因是技术不成熟。“从生产成本来说,生产商会选择价格便宜的荔枝——黑叶作为原材料,但黑叶核大,不利于加工,至今技术仍未突破。”

  此外,潘达富还说,荔枝的成熟周期仅有1个月,且荔枝不易保鲜,从而导致专门生产荔枝罐头、荔枝果汁的企业生产周期短,难以盈利。

  罗志霞告诉记者,丰盛公司虽然除了加工荔枝还加工龙眼,但每年依然有近10个月公司设备是闲置的。

  7月9日,记者在惠州的广东祯州荔枝产业有限公司工厂看到,数十名工人正在将收购来的荔枝一筐筐倒入全自动的生产线,生产线集清洗、消毒、剥壳、榨汁于一体,榨出来的果汁被送入数十个大储存罐,等候日后的荔枝酒、荔枝醋等一系列深加工。在展览室,荔枝白兰地、荔枝冰酒、荔枝醋、荔枝冰皮月饼等荔枝产品琳琅满目。

  祯州荔枝公司的副董事长严玲介绍,去年他们投资6000万建设了这个新厂,“技术、产品都是顶尖的,设计荔枝加工量上万吨,但是由于销量上不去,目前只能加工6000吨”。

  “我们已经算是加工量最多的企业之一了,这样的企业只有几家。”严玲颇感遗憾地说,“你可以想象整体加工量所占的比例,据我们了解,总量只有几万吨,只占广东省荔枝130多万吨产量的5%左右”。

  技术难题阻碍加工业发展

  “10多年走下来,深加工的企业只剩下5家了”,广东帝浓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利民无奈地说道。

  2000年左右,广东从粤东到粤西,陆续涌现出了近20家荔枝的深加工企业,加工产品主要为荔枝酒、荔枝醋和荔枝饮料等,一时间荔枝产业风起云涌,创业者们个个都信心满满,都相信能在这个还处于未开发的行业挖掘出黄金。

  但好景不长,由于荔枝保鲜、去核等因素的特殊性,技术难题一直横亘在创业者们面前,产品品质很长时间都难以提升,“那时的荔枝酒特别辣,一口就能上头”。

  除了技术,更关键的则是市场。严玲介绍说,虽然广东有悠久的荔枝种植历史,但是消费者对荔枝产品的接受程度并不大,“以前没有,现在突然冒出来的新东西,大家一时间都很难接受”。

  技术和市场的难题难倒了众多创业者,他们不得不联合在一起,“一个人有了什么新突破,就会马上和大家分享,一起尽力向外推销荔枝产品,遇到了资金困难,能帮也都帮一点”。

  为了提升技术,企业还积极和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等合作,共同研发新设备、新技术。

  经过10多年的努力,荔枝加工技术、产品品质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产品也在消费者中打出了一定的影响力,但整体经营效益只有少量提升,总体加工量只有1 万余吨,活下来的企业也只剩下了广东帝浓、广州从化顺昌源和广东祯州等几家,而为了生存,很多企业已经将荔枝深加工作为副业,转而加工诸如菠萝等水果。

  荔枝粗加工产品同样也遭遇了极大的挑战,荔枝干、荔枝罐头等产品早些年颇受浙江、上海等地消费者喜爱,但是随着保鲜和物流技术的发展,这些地区也有大量新鲜荔枝鲜果售卖,传统荔枝产品销量也大幅度减少。

  同时,近年来,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也生产了大量低价传统荔枝产品,对市场造成了较大冲击。“现在的荔枝干只有从化的糯米糍还能卖出去,其他地方已经很少有听说能够卖得比较好的了”,肖利民介绍说。

  对于荔枝加工产业的缓慢发展,广东荔枝产业协会会长薛子光表示:“加工的高投入、低产出,让荔枝加工企业现在很少能有盈利的,企业的生存困难,又会影响荔枝收购,这是个恶性循环,整个荔枝产业都需要注入新鲜血液,需要更强有力的推动。”

  有规划才有岭南荔枝的未来

  对于目前广东荔枝产业面临的困难,国际园艺学会荔枝龙眼及其他无患子科植物工作组主任、华南理工大学果树专业博士陈厚彬认为,这些困难是全球荔枝产业的困难,应从种植、销售、产业全方位进行升级改造,“首先必须解决产业生产安全、稳定产量和品质、促进销售与加工等问题,其次,要解决产业增值增效,将更多环节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长远来说,则要着眼于土地高效利用、果园管理自动化和现代化等长期发展的瓶颈”。

  严玲则认为,荔枝产业方面的现代化科研提升很有必要,“以荔枝基础研究为例,目前所有荔枝都是古老的原始品种,杂交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而其他类似的种植、加工方面的科研,除了部分企业和学校,少得可怜”。

  对此,薛子光认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非常必要,“这个体系应该包含从种植、加工到营销多个方面,可以引入国际农业资本介入,用最先进的理念来打造现代化的农业模式”。

  在营销方面,肖利民则表示,除了生产、加工企业自身的努力以外,政府部门在一些外事活动时,可以多推荐一下本省的农业产品,如荔枝酒、荔枝醋等。这一观点也得到了薛子光的支持,他认为可以学习新西兰奇异果的成功经验。

  据资料显示,奇异果在上世纪初由中国引入,但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都是自然销售阶段,1989年,新西兰政府出面,成立了新西兰奇异果行销局,以统一形象重塑新西兰奇异果形象,并且将所有果农组织起来,成立了“佳沛”这一国际行销公司,只按照市场需求生产一级果,由政府协助国际推介,千方百计开拓市场。到目前,新西兰的奇异果出口额已达数十亿美元,果农人均收入超过10万美元。

  “要实现这些升级改造,必须向新西兰那样出台广东省层面的荔枝产业发展规划”,薛子光强调,“有了这个规划,各部门就会有一个行动指南,将喊了多年的促进荔枝产业落到实处。”

  肖利民也表示:“荔枝产业发展规划前几年就在酝酿,当时省里还派人到我这里来调研,但是迟迟未能出台,如果能够出台,将大大促进荔枝产业的发展,不再是以前那样的小打小闹,有规划才有行业未来。”


更多荔枝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荔枝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