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 2014年我国煤炭物流与供应链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2014年我国煤炭物流与供应链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2014-07-28 15:19:45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煤炭物流与供应链是从煤矿坑口到消费客户炉口的煤炭供应链服务网络。在当前,煤炭市场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并且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的大环境下,采用供应链管理的方法,提高煤炭流通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是大势所趋。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强调积极推动我国能源革命,包括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四个方面。这对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新的方向。按本次会会议的安排,借此机会回顾和总结当前我国煤炭供应链发展状况,分析煤炭供应链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煤炭供应链的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煤炭供应链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煤炭物流与供应链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煤炭市场总量宽松、结构性矛盾突出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市场对于煤炭需求的增速回落,再加上煤炭产量过剩以及进口煤的冲击,目前整个煤炭市场供应呈现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2013年全国煤炭产量36.8亿吨,同比增长0.8%,增速明显趋缓;消费方面,2013全国煤炭消费量达36.1亿吨,同比增长2.6%,远低于前10年煤炭消费增幅的平均值9%;库存方面,2013年12月底,煤炭企业存煤约8400万吨,同比增加70万吨,比2011年同期增加约3000万吨,重点煤企存煤8159万吨,同比增加46万吨,全国重点电厂存煤8159万吨,可用19天。

  目前,国民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了中速增长期、重点转向结构调整,煤炭消费市场也相应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具体来看,煤炭目前的消费市场主要有四个领域:电力、冶金、建材和化工。2012年以前,电力市场以每年12%左右的速度在增长,但现在这一增速回落到7.5%左右,进而导致对煤炭的需求减少。此外,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多轮驱动也进一步减少煤炭需求。煤炭在冶金领域的应用主要是用焦煤冶炼钢材,由于现在钢材市场也处于一个调整期,对煤炭的需求增速同样下降,建材市场也是同样的状况。在煤炭消费的四大板块中唯一出现增长的是化工领域,但是由于化工领域的煤炭需求占比较少,约为5%,化工领域的煤炭需求增长不足以影响整个煤炭市场的供需关系。

  二是煤炭物流基础设施逐步改善

  中央、地方和企业加大煤炭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以铁路和铁海联运为主的西煤东调、北煤南运通道不断完善,以集散、储配等功能为主的煤炭物流园区快速发展。2013年,全国铁路煤炭发运23.2亿吨,同比增长2.6%;主要港口煤炭发运6.69亿吨,增长7.9%;全国万吨级以上煤炭专业化码头泊位206个,比2012年增加17个;根据国家发改委下达的《2014年煤炭应急储备任务》,2014年国家煤炭应急储备任务达到670万吨。

  三是煤炭物流企业转型发展迅速

  面对市场的低迷,煤炭物流企业纷纷探索煤炭物流组织的新模式。神华集团、开滦集团、冀中能源(000937,股吧)集团、晋煤集团、淮矿集团等煤炭生产企业积极探索煤炭物流组织新模式,充分利用自营铁路、铁路煤炭装车站、港口煤炭码头等优势,通过有效整合企业内外部物流资源,成立专业化的煤炭物流公司,积极发展第三方煤炭物流,运用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提供社会化的煤炭贸易、运输、储配和信息处理等服务。

  四是煤炭物流技术装备逐步得到应用

  科技进步对煤炭物流发展的渗透作用不断增强,先进的封闭式集中仓储技术、动态储配系统、数字化配煤系统技术、煤质在线综合检测系统、自动化控制设备逐步得到应用,快速定量装车系统、重载专用车辆以及不摘钩连续翻卸作业等先进物流装备在煤炭物流领域得到充分应用,大幅提高铁路运量和运输效率。

  五是煤炭国际物流大幅增加

  中央政府积极推进国际物流发展,大力促进口岸开放,大型煤炭物流企业继续推进“走出去”战略,提升煤炭国际物流业务的深度与广度,煤炭贸易企业和煤炭消费企业也积极加强与国外煤炭企业的合作,拓展煤炭进出口业务。2013年我国煤炭进口3.27亿吨,出口751万吨,净进口量达3.2亿吨,比2012年增加4000万吨。进口依存度方面,2013年我国煤炭进口依存度8.13%,较2012年7.11%的进口依存度上升明显。自2009年我国一举由煤炭净出口国转变成为净进口国,煤炭进口量一路攀升,而2013年进口量再次刷新中国煤炭进口量的新高。

  二、煤炭物流与供应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煤炭物流与供应链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流通环节过多,中间贸易商分为一级、二级等几个等级,但是现在由于煤炭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整个供应链价值空间缩小,贸易商生存压力加大;

  二是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3-2018年煤炭物流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显示,煤炭物流企业综合服务能力低,基于交易的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能力尚未形成;

  三是煤炭市场交易体系尚未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尚未建立,有利于政府宏观调控、自由交易的体系尚未形成,市场稳定性差;

  四是煤炭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程度低,各种物流要素之间难以做到有效衔接和兼容,各种运输交通设施衔接不畅。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程度低,物流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难以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统一。



  三、煤炭供应链的未来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当前煤炭市场处于一个提升转型期。首先,随着供应链的变化以及买方市场的形成,市场将倒逼当前的煤炭流通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进而推动平台经济的形成。其次,煤炭商贸物流企业由于中间利润的减少,如果还是做单纯的贸易商,赚取中间差价,将很难生存,因此这些企业也开始进入一个转型期,由贸易商向物流服务商转变,提供全流程供应链增值服务。第三,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买方双方能够直接对接,中间环节将会逐步减少,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会逐步把集信息、交易、物流和金融为一体的供应链管理服务体系建立起来。在这种背景下,构建以交易平台为牵引,以集信息、交易、物流、金融为一体的供应链管理为支撑的全流程、全价值链服务体系;加快煤炭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体系建设;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和业务流程再造实现煤炭供应链向低碳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将成为煤炭物流与供应链发展的新趋势。

  一是煤炭市场交易体系建设提速

  随着煤炭行业供需形势的稳定,交易市场的建立成为国家深化煤炭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任务。2013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煤炭物流发展规划》,将完善煤炭市场体系列为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来抓;2014年5月15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在规范现有煤炭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加快健全若干个区域性煤炭交易市场;结合煤炭主产地、消费地、铁路交通枢纽、主要中转港口,以及国家批准开展涉煤品种期货交易的期货交易场所等条件,逐步培育建成2~3个全国性煤炭交易市场,形成层次分明、功能齐全、手段先进、运行规范的煤炭交易市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6月13号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也明确要求推动能源体制革命,还原能源商品属性,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转变政府对能源的监管方式。综上可见,随着电煤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我国煤炭交易体系建设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二是煤炭战略平台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煤炭战略平台包括虚拟的线上电子交易平台和实体的线下物流平台。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煤炭线上交易平台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目前国内已经建成的区域性煤炭交易市场有31家,相比一年前的20家大幅增加。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注册交易商已达7138户,煤炭现货交易总量达到13亿吨,交易总额高达1009亿元,秦皇岛煤炭交易中心、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以及陕西、内蒙古、山东等煤炭交易中心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随着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交易平台和物流平台的互动、交易平台间、物流平台间的互动不足逐渐显现,线下物流服务系统逐渐成为短板,平台的网络化成为关键,也是煤炭供应链优化发展的方向之一。

  三是先进物流技术将进一步得到应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提出的推动能源技术革命,标志着煤炭物流技术将迎来革新。先进的煤炭物流技术装备,煤炭物流信息化建设,完善的煤炭物流标准体系将进一步得到落实。首先,重载专用车辆及相关配套技术装备、节能环保技术将在煤炭流通环节推广应用。其次,物流信息平台、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在煤炭物流领域得到创新应用。再次,煤炭物流技术、设备、产品、交易、信息系统、作业流程等相关标准将逐步完善,煤炭物流标准化水平逐步提高。

  四是煤炭物流与供应链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近年来我国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促进能源行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国家能源局于2014年3月制定了《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煤炭作为我国的支柱性能源,消费比重占到65%,煤炭产业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是必然要求:一是煤炭加工、存储、配送等环节将逐步实现全密闭化;二是在煤炭储存、装卸、运输过程中有效防尘措施逐步得到应用,以控制扬尘污染;三是运煤列车、货车及其装卸设施将逐步进行全封闭改造,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原煤损耗和煤尘污染;四是大量燃油重卡公路运输工具将逐步减少,以LNG、CNG为燃料的新能源汽车应用范围将扩大;五是动态煤炭管理信息系统将逐步建立,以实现对煤炭供应、储存、配送、使用等环节的动态监管。

  五是煤炭物流与供应链国际合作全方位加强

  根据中央指示,未来将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将加强国际合作,在主要立足国内的前提条件下,有效利用国际资源。具体在煤炭物流领域的表现为:一是在开放条件下,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和技术装备将在国内得到推广应用;二是煤炭物流企业国际化经营范围将不断扩大;三是国内企业在境外的煤炭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力度将加大;四是全球化煤炭供应链平台体系将逐步建立。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年正式成立了煤炭物流专业委员会,与煤炭企业及相关方面一道,齐心努力,共同推动我国煤炭物流与供应链发展。

更多煤炭物流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煤炭物流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