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德勤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13年调研200家制造企业所发布的首份中国智造现状及前景报告显示(如表一所示),中国智能制造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同样也是大部分处于研发阶段,仅16%的企业进入智能制造应用阶段;从智能制造的经济效益来看,52%的企业其智能制造收入贡献率低于10%,60%的企业其智能制造利润贡献低于10%。2015年我国智能制造业发展趋势分析详情如下。
新常态下,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3D打印等新技术的持续演进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我国提出智能制造反映了我国政府对未来信息化与工业发展道路的深刻思考及对全球社会、经济变革的应对策略。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抓住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做好两化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重塑国际竞争优势。
自国际金融危机后,各主要工业国对制造业发展方向和推动力有了新的认识。国际制造业呈现出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低端制造业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的趋势,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推动力。为了顺应发展潮流,占领新一轮工业变革的制高点,德国与美国先后提出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成为当前国际制造业领域发展的代表。
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快速发展,不少战略性新兴产业处在同发达国家相近的起跑线上,有的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整体仍面临工业大而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同时,我国还面临着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美国在产业创新领域及以低廉劳动力为代表的印度等国在中低端制造业的挑战。更多相关信息请查阅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当前我国工业增长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工业已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
在新常态下,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融合创新发展,呈现出新的方向,以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为核心特征的智能制造的发展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智能化的制造体系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形成,促使全球需求结构变化与国际分工体系调整步伐加快。
主动适应新常态,抓住新常态下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机遇,把握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工业融合发展呈现的新趋势,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移动互联、大数据、新型传感器、3D打印等新技术的持续演进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更多智能制造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智能制造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