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食品行业分析报告 >> 2015年中国饮料行业现状分析

2015年中国饮料行业现状分析

2015-05-07 14:32:22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饮料市场仍是资本关注的热土之一。通过对2015年中国饮料行业现状分析了解到,中国饮料行业也进入了降速增长的“新常态”发展阶段。在“新常态”这一大经济环境的影响下,中国饮料行业也由2010年以前超过20%的年增长率滑向2011年之后年均15%的增长率,由此而来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凸显。

  2015年中国饮料行业现状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关注,饮料市场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来备受推崇的碳酸饮料逐渐“退烧”,绿色、原生态的食材越来越受到推崇,市场潜力巨大。

2015年中国饮料行业现状分析

  饮料行业疲软多数企业业绩下滑

  近日,饮料企业陆续公布了2014年年报,业绩大都不尽如人意。其中,统一集团一度强势的饮料业务收入下挫7.6%,类似情况在汇源果汁、安德利果汁身上也在上演。而作为碳酸饮料的老大,可口可乐的业绩也不好看。可口可乐发布的财报显示,2014年公司净营收459.98亿美元,比2013年的468.54 亿美元下滑2%。

  各企业将业绩下滑归结于整体经济环境增长放缓、经济不景气及天气异常。中国旺旺称,2014年下半年中国的低热多雨天气,对销售带来较大挑战。统一集团则表示,下滑主要由于整体经济环境成长放缓,消费者饮料选择品类调整,国内整体饮料需求降低所致,茶饮料及果汁整体市场衰退,奶茶成长放缓。

  饮料行业分析人士认为,是经济大环境低迷和消费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导致饮企业绩下滑。而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业绩下滑主要原因是,碳酸饮料被市场贴上不健康标签,市场份额一直在下滑,特别是可口可乐的碳酸类产品占其总业务的比重过大,导致其业绩出现下滑。而随着碳酸饮料市场份额呈现逐步下降的态势,茶饮料、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等功能型、健康型饮料成为消费新宠。

  抢滩饮料市场多主打健康牌

  现如今,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天然等理念的关注,在对饮料的选择上也会趋于健康。传统的碳酸饮料销售下滑已经不可逆转,蛋白饮料、凉茶饮料、植物饮料的市场争夺战也是日益剧烈。

  记者来到市区一大型超市发现,即使是临近夏季这样的碳酸饮料热卖期,往年主打的6罐组合装的易拉罐可乐在今年的饮料货架上却变得少见起来,只有在特卖区的货架上才能看到2升装的大瓶可乐。“这种大瓶可乐一般是年轻人烧烤等聚会才比较常买,非节假日的时候就卖得不好了,要等天气更热销量才能上得去。如今舆论将不健康和碳酸饮料画上等号,这个趋势很不利。”一位超市饮料采购部人员表示。

  另外,有保健功效的饮料近年来受到各大企业的青睐,也不乏医药行业参与其中。其中一款蓝莓枸杞植物饮料,号称是爱眼食疗饮料,虽然一小罐装售价高达8元,仍吸引不少市民购买;还有某品牌的猴菇植物饮料,其传递给消费者的理念是养胃。银鹭、蒙牛、伊利等饮料巨头则全面扩充核桃乳等植物蛋白饮料,同样大打健康牌。

  一名正在买饮料的女士说:“夏天即将到来,家里的小孩又爱喝饮料,听说碳酸饮料对健康不利,那只能买一些凉茶饮料和一些健康植物饮料回家备着。”采访中不少年轻人也表示,现在买饮料都趋于理性,不会像以前那样贪图口感,会看一看口味以及成分,倾向于选择健康饮料。更多相关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年我国饮料行业概况及现状分析

  随后记者走访了火锅店、大排档等食肆,不少店家都选择跟凉茶饮料、苹果醋饮料商家合作,“现在食客们吃火锅喜欢点凉茶饮料,觉得火锅上火,凉茶可以中和。”市区天下广场一火锅店老板说。

  专家预测:健康饮料将迎高速发展期

  尼尔森零售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1月份,纯天然和功能性饮料品类在2014年以双位数增长。其中,矿物质天然饮用水销售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3%,远高于包装水的整体增长率(14.3%)。富含维生素的饮料销售增长率为30%,富含蛋白质饮料(24%)和能量饮料(21%)紧随其后。

  有关专家指出,食品饮料行业靠强势的广告轰炸来获得消费者购买的时代已经过去,目前看来,消费者比较理性,企业只有生产出品质优、符合行业趋势,且性价比高的产品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专家还预测:“大健康饮料行业需要进一步的培育,目前处在快速成长期前期,三年内有望进入高速发展期。”

更多饮料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饮料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