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贸易行业分析报告 >> 2015年我国拍卖行业现状分析

2015年我国拍卖行业现状分析

2015-11-30 13:30:3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纵观今年多家拍卖行的秋拍,从拍卖成交额、成交率、上拍品、拍卖场次等指标来看,在市场寒流冲击下,大拍卖企业的成交下降,更多中小拍卖行则陷入关门、倒闭泥潭,寒冬倒逼中国拍卖行业的大洗牌正在加速。以下是2015年我国拍卖行业现状分析

2015年我国拍卖行业现状分析

  现状 上百家中小拍卖行退出秋拍市场

  近日,中国嘉德秋拍中,李可染《万山红遍》以1.84亿元成交,引来市场不少遐想。有部分业内人士据此认为,国内拍卖市场出现V型反转,艺术收藏拍卖市场下滑收势,显现回暖迹象。不过,亦有业界提醒,中国嘉德的成绩只是个案,从国内整体市场来看,“低谷”徘徊仍会成为较长一段时间的常态。

  “嘉德秋拍的亿元成交只是个案,有一两个买家就可以撑起这一件拍品。”国内拍卖业资深专家季涛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亿元拍品的出现,不代表整个市场真实情况。

  当前整体拍卖市场萎缩状况在加剧,“北京、上海的拍卖业受影响最大,像北京做艺术品且有文物资格的有100多家,还有很多没有资格的,只做艺术品不做文物的,大约200-300家企业。”季涛告诉记者,他最近从业内了解到,现在北京做秋拍的大概60-70家,而两年前做秋拍的有110家左右。“做春拍的企业仅有50-60家,做秋拍的多些,因为国家规定,有文物资格证的拍卖公司,每年必须要做一场拍卖。”

  “大型拍卖公司在征集好拍品方面有一定保障,拍卖成交才能得以支撑,然而许多中小型拍卖公司则没有那么幸运。”广东一家拍卖公司内部人士亦有同感,据他所知,今年秋拍,很多中小型公司已放弃不做,或者无限期延迟,甚至与其他公司合拍。据悉,在市场寒冬期,竞争激烈,货源征集难,买家市场谨慎,自然淘汰一大批拍卖企业。

  “有些拍卖公司即使还在举办,但从他们所选的拍卖场地、巡展地点和场次,就可看到这些拍卖公司有多窘迫,降级、降档次、缩减拍品量。”上述人士称,从今年春拍开始,北京、上海等地多家中小拍卖公司就相继传出暂停拍卖的消息。

  季涛称,这两年国内拍卖市场相对冷清,有的拍卖行扛不住了,一年可能只做一场拍卖,有的一场不做就转让、关门。

  分析 恶性循环致市道难

  业内认为,中小拍卖公司更多退市,主要原因是征集拍品难,“现在很多大拍卖公司都面临征集压力,更何况中小拍卖公司?”

  记者从今年部分拍卖行举办的秋拍看到,中低价位的普通拍品居多,有不少是常上拍场的熟悉面孔,高价精品少见。对于拍卖场上,因少有精品、好品,不少拍场上的买家也表现冷淡。近日,记者参与一场拍卖会,举办到1/3场时,来的人已走了大半。

  拍场上精品少、生货少,导致买家购买热情降低;买家减少,拍卖行征集更难,拍品更少好货,导致市场更冷,买家也更难提兴趣。如是,国内拍场出现恶性循环。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介绍,近两年,市场上的书画精品的资源越来越枯竭,加之下半年整个经济环境、市场行情的不乐观,本季秋拍更是显得难上加难,各家拍卖公司不得不采取减少专场场次、减少拍品数量的“双减”经营策略来应对市场的严酷考验。

  “目前市场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供给短缺,很多藏家买到手里就不会再出手,可供市场选择的作品越来越少。”广东一家拍卖公司告诉记者,该公司今年也是很努力、动用人情才勉强征集到部分拍品。该人士坦承,征集难,但若是不举办秋拍,对该公司在行业内的负面影响很大,但若举办,对该公司无论在经济上、声誉上也带来很大压力,“万一卖得不好呢?”据悉,在当前环境下,各家拍卖公司不得不在设置上精化缩减。

  此前,保利拍卖执行董事赵旭也向媒体表示,今年的经济形势不太理想,在征集阶段就已感受到这种艰难,不少专场在拍品数量上有所减量,比如近现代书画专场今年上拍700余件,同比去年减少三成。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2015年秋拍现当代艺术板块相比去年同期缩量调整,上拍量减少29%,总成交额下滑10%。在实际调研中发现,真实的市场行情远比数据上呈现出来的严峻。

  另记者从今年香港已举办的多场秋拍会来看,总体市场表现乏力:中国嘉德秋拍总成交18.31亿元,比春拍总成交18.73亿元仍有差距,其中在近现代书画专场,445件标的上拍,总成交额1.16亿元,成交率57.3%,同比去年的600件拍品,总成交额2.25亿元,成交率67.66%,不管是上拍数量还是成交额、成交率都有不同程度下滑。此外,香港苏富比总成交额达到26.69亿港元,同比去年的29.4亿港元略有下滑;嘉德香港以1.97亿港元收槌,同比去年秋拍业绩下滑四成左右;保利香港拍出9.14亿港元,同比涨幅不足两成。

  影响 行业更集中更规范

  国内拍卖行业的惨淡,在上半年已经出现较明显的表现。

  在国家宏观经济和拍卖行业发展趋势的共同作用下,伴随着宏观经济结构调整,今年上半年拍卖成交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4.3%,其中,成交场次为23289场,流拍场次25143场,平均流拍比例达51.9%。行业总成交规模呈现持续萎缩态势。

  据分析,上半年文物艺术品拍卖业务成交103.28亿元,同比下降18.5%。各拍品门类各有升降,近现代和当代书画的缩水直接触动整体市场的下滑;古代书画、油画及当代艺术、创新门类亮点频出,逆势增长。

  与此同时,市场调整下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大资金依然锁定重要巨作,老买家凭艺术价值理性出价,新买家购买偏好多元。

  有广东拍卖业人士认为,从国内整体市场来看,“低谷”徘徊仍会成为较长一段时间的常态,艺术收藏拍卖市场的寒冬期仍在未来几年持续存在。

  2015年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仍继续调整。季涛认为,目前拍卖业出现的所谓两极分化,对行业来说是一件好事,“集中度更加提高。”

  中国嘉德CEO胡妍妍表示:此次嘉德秋拍在给业界带来激动、兴奋的同时,也给予市场冷静思考,“未来五年是艺术品拍卖业结构性调整的关键,野蛮生长时代正渐渐远去,精耕细作的慢生活即将开始。而这也督促着拍卖公司要敏锐感知和满足新老藏家对艺术品收藏不断变化的认知和需求。”

  尽管市场调整变幻,行业规范建设和拍卖市场的发展却在不断地成熟和完善。更多相关行业信息请查阅由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拍卖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更多拍卖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拍卖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