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养殖行业分析报告 >> 我国肉牛产业自主育种现状分析

我国肉牛产业自主育种现状分析

2016-08-25 11:08:07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肉牛产业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种群资源又是影响肉牛产业的关键。近日,全国畜牧总站公布了2016年畜牧良种补贴项目的种公牛站及种公牛名单,其中种公牛36个品种,共1748头。记者统计发现,仅荷斯坦牛这一个品种的数量就达640头之多,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和肉用西门塔尔牛数量共525头,而国内常见品种如夏南牛、秦川牛等品种,数量均不足50头。我国肉牛自主育种薄弱的现状可见一斑。

  今年7月,农业部发布的《全国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指出,要扎实推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我国肉牛产业发展面临种群资源不足、技术突破困难等问题,当前,国外的品种的确远优于国内品种。”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曹兵海认为,推广我国自主培育的肉牛仍任重道远。

肉牛育种

  现状:肉牛育种 “牛劲儿”不足

  中国报告大厅近日发布的《2016年肉牛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肉牛屠宰胴体重长期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之下,暴露出肉牛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而首要原因,就是肉牛良种化程度偏低。

  根据肉牛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全国改良肉牛比例不及50%,且部分地区由于管理不善,出现引种退化现象。尽管我国肉牛业在育种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国家鉴定成功培育的专门化肉牛已有夏南牛、延黄牛、辽育白牛、云岭牛四个品种,但培育新品种的市场优势尚未充分体现,难以满足国内对于优质肉牛生产及消费的需要。

  记者搜集资料显示,产自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延黄牛育种较早,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后,就决定对延边黄牛肉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但长期以来,推广效果并不显著;夏南牛产自河南,主要在中原地区推广养殖,关注产业发展较早,并充分利用召开产业发展大会等契机扩大影响,堪称国内自主育种肉牛宣传推广的“先行者”;历时34年选育开发的辽育白牛,近几年宣传推广的力度加大,大有赶超夏南牛之势;而云岭牛2014年才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的最终审定,从选育成功至今时间较短,处于推广开发初期。

  “建国以来,国家对于肉牛育种工作的投入始终没有中断,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对这方面的支持力度更大,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宏观来看,国内的这四大品种区域性发展态势明显,距离真正走出产区、实现大范围推广还有距离。”曹兵海说。

  近十几年,全球肉牛育种领域“百花齐放”,不断涌现新品种,对国内贡献较大的几个引进品种也是在这个时候进入我国的。西门塔尔牛、安格斯、夏洛来等国内大范围推广的品种,都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几乎在国内各个省份都可以进行培育养殖

  曹兵海表示,目前我国引进肉牛品种多达27个,经过实际生产检验,最终在国内大范围推广的也就三五种。“但即便只有三五种,引进品种对国内肉牛存栏量和产量的贡献,仍远远大于自主育种。”

  制约:方向、资源、成本掣肘推广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宁夏大学教授史远刚认为,育种体系不健全,良种化程度和覆盖率低,基础母牛流失严重,是制约我国牛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瓶颈。

  对当前国内肉牛育种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曹兵海认为主要有三点:育种方向选择不当、母牛资源受限、资金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国内育种方向主要有两个:生长速度和体型大小。这两者都侧重于生产方需求,只从养殖角度考虑谁来买,但对消费需要,也就是谁来吃的问题仍不够重视,因而对于肉质等因素,育种时很少考虑在内,比如火锅用的肥牛,有肥肉味道香,很受消费市场欢迎,但育种做得还不够,育种企业需要反思。”同时,曹兵海认为,对育种而言,母牛很重要,很多地方都缺少母牛产业基础,育种资源受到限制。很多地方,品种没有经过长期的检验,像安格斯等品种,都是经过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检验,性状的确更优良。

  “再看资金投入。像西门塔尔、安格斯等品种,育种和推广都投入了大量经费。我国肉牛育种主要靠政府主导,国家给的育种补贴不足以完成育种工作,但是不补贴,一些品种又会面临资金缺口,自给自足都达不到,举步维艰。”曹兵海说。

  面对国外肉牛良种的严峻挑战,目前国内出现了两种趋向:一是养牛企业依赖外国品种,需要年年进口;二是从本地牛某些个别特点出发,对其进行品种选育。

  突围:育种工作需加大自主性

  尽管肉牛育种阻碍重重,可国内育种工作也没有有丝毫“懈怠”。

  以云岭牛为例。南方地区饲草饲料资源丰富,本地黄牛存栏量大,但体型小,生长速度缓慢,个体产肉率低,一直以来没有适合热带亚热带地区高热高湿、寄生虫种类多等条件饲养的优良肉牛品种。正是在此背景下,通过持续选育提高,才培育成肉牛新品种“云岭牛”。

  对于云岭牛的未来发展,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会长、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院长黄必志十分有信心。他认为,随着繁育工作及推广工作的深入,预计每年可提供种牛300头~400头,冻精40万~50万剂,基本可以满足我国乃至东南亚热带亚热带地区肉牛改良的需要。因其具有生产高档雪花牛肉的优势,可为高档雪花牛肉生产提供种源保障以满足市场雪花牛肉消费需求。同时,云岭牛选育地(云南)邻近东南亚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具有出口东南亚国家的优势,其推广应用前景广阔。云岭牛如此,其他自主育种品种也是如此。

  再看育种推广,近年来也在不断寻求“突围”。

  2010年,延边黄牛肉品牌推介会在吉林省延吉市成功召开。

  2013年首届夏南牛产业发展论坛在河南举办,至今为止以夏南牛为主题的研讨会已举办多次。

  2015年第十届中国牛业大会上,“云岭牛”被重点推介。

  今年5月,辽育白牛品牌推介会在北京举办。

  农业部近期发布的《关于促进现代畜禽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打造一批大型畜禽种业集团和民族品牌。到2025年,主要畜种核心种源自给率要达到70%,基本建成与现代畜牧业相适应的良种繁育体系。

  “国内肉牛育种工作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取得了一定成效,可未来仍需要漫长的时间去推广、应用。可以适当参考西方的一些育种经验,但不能照搬。”曹兵海认为,今后育种要从市场层面逆向思考,通过生产端和消费端的有机联合,来决定未来的育种方向。肉牛育种也将会逐渐按照政府主导、政府引导、政府辅助直至完全放手不干预的方向去发展,给育种更多自主性。吸引更多外来资金投入、帮扶,增强育种单位的发展活力是解决途径。

更多肉牛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肉牛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